•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正文

《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01-18 18:01:2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小说阅读教学   阅读:8499

概要:www.wenxue9.com 学文艺”品种也从未流行开来并产生社会影响。现在看来,以往许多关于科幻文学归属的争论都与这种硬性的分类方法有关。这种分类方法表明其提倡者还没有把科幻当成一个单独的文学和文化概念,仍然把它当作一种宣传工具或手段。然而,对于广大科幻迷和主要的科幻作者来说,科幻文学早已是一种独立的“亚文化”形式。它有它的独特历史、传承、人物,有独特的形式,甚至独特的符号和标志。科幻迷对它也保持着一种独特的认同感。早期的《科学文艺》团结了包括童恩正、刘兴诗、王晓达、周孟璞等四川科幻文学作者。使成都成为北京和哈尔滨之外的又一个中国科幻创作基地。发行量也达到过二十万份之巨。八十年代中期,该刊与天津的《智慧树》联合发布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来这个奖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中国科幻创作水平的最高标志。八十年代未期,该刊也开始自负盈亏,从省科协独立出来,并由内部民主选举主编。杨潇成为该杂志社的负责人并一直至今。《科幻世界》能将中国科幻的旗帜坚持至今,与杨潇本人的个人努力分不开。杨潇青年时正遇上山下乡运动,因此知识功底在学

《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标签:小说教学,http://www.wenxue9.com


www.wenxue9.com
学文艺”品种也从未流行开来并产生社会影响。
  现在看来,以往许多关于科幻文学归属的争论都与这种硬性的分类方法有关。这种分类方法表明其提倡者还没有把科幻当成一个单独的文学和文化概念,仍然把它当作一种宣传工具或手段。然而,对于广大科幻迷和主要的科幻作者来说,科幻文学早已是一种独立的“亚文化”形式。它有它的独特历史、传承、人物,有独特的形式,甚至独特的符号和标志。科幻迷对它也保持着一种独特的认同感。
  早期的《科学文艺》团结了包括童恩正、刘兴诗、王晓达、周孟璞等四川科幻文学作者。使成都成为北京和哈尔滨之外的又一个中国科幻创作基地。发行量也达到过二十万份之巨。八十年代中期,该刊与天津的《智慧树》联合发布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来这个奖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中国科幻创作水平的最高标志。
  八十年代未期,该刊也开始自负盈亏,从省科协独立出来,并由内部民主选举主编。杨潇成为该杂志社的负责人并一直至今。《科幻世界》能将中国科幻的旗帜坚持至今,与杨潇本人的个人努力分不开。杨潇青年时正遇上山下乡运动,因此知识功底在学历普遍较高的科幻界并无优势。但杨潇富有直觉和想象力,且肯于钻研。每每在杂志社遇到困难的时候,杨潇凭借着向员工讲述她好科幻事业未来的坚定信念,而能收到鼓舞员工的效果。可以说,《科幻世界》以及当今的中国科幻风格很大程度上打上了她的烙印,尽管她在广大科幻读者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幕后人物”。
  为探索市场,《科幻文艺》于一九八九年改名为《奇谈》,想走通俗科幻文学的路子。尝试一年后发现不成功,最终改为《科幻世界》。当时仍然与以前的《科学文艺》一样,将读者定位为成人。但在不断的市场调查和与读者交流中,大家发现科幻小说的主力读者是青少年学生,遂于九三年改为面向中学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刊物,并一举成功,甚至成为发行量居世界第一的科幻刊物。
  《科幻世界》培养了中国目前最出色的一批科幻作者。由于发行量巨大,影响面广。在《科幻世界》上发表过作品的作者后来开始给其它刊物和出版社供稿。而在其它渠道发表科幻小说的作者则很难有这样的成功。由于读者面广,该刊的作者得以有机会经常与广大科幻迷接触,并提高自己的水平。
  王晋康是这批作者中的代表人物。他是河南南阳人,河南作协会员。以前一直兼职从事纯文学创作,但无较大影响。后来在偶然的机会里发现自己的儿子喜欢科幻类的作品,遂在与儿子的交流中写下了《亚当回归》一文,获得当年的银河奖。并由此走上科幻创作之路。王晋康具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文学修养这三样科幻作家的基本素质。实力均衡,创作力至今不衰,成为大陆科幻创作水平的最高代表。
  绿杨是又一位代表作者。绿杨本名李钜康,安徽贵池人,职业是医生。自一九七九年在《科学文艺》上发表作品后,以细水长流的方式不断创作至今。其代表作《鲁文基系列》是科普类科幻的标志。
  北京科幻作者群是大陆科幻界有特色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吴岩的努力。吴岩是北师大教育管理系教师。早在八十年代初读高中时就开始发表《飞向虚无》等科幻作品。后来一直是青年科幻作者的代表,并且是国内最早涉及科幻理论研究的人。九十年代初,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在北师大开办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幻选修课程。该课程既是一门作品鉴赏课,又是一门创作辅导课。一大批青年科幻迷通过这门选修课成长为科幻作者。他们中有目前尚在北京的星河、杨平、严蓬、凌星、江渐离等,也有当时在北京读大学,后来回到外地的潘海天、苏学军、裴晓庆、柳文杨等人。这些人为中国科幻读者奉献了多姿多彩的作品。
  星河是他们中最成功的一位。他已经由一位业余作者成长为职业作家。并负责《知识就是力量》科幻版面的编辑工作。星河的代表作有长篇《残缺的磁痕》,中篇《决斗在网络》,短篇《握别在左拳还原之前》等。在青少年中拥有很多读者。
  周宇坤目前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也是硬科幻的倡导者。周宇坤的创作十分用力。按他自己的介绍,每写一个短篇都有要读一个大部头科学专著。周宇坤的代表作有《脑界》、《死亡飘移》、《汇合第十行星》等。
  韩松是北京科幻作者群中的“异数”。他不苟言笑,在作品中也没有“京味调侃”的痕迹。韩松是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目前为新华社记者。拥有多年外事工作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带有明显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风格。成为目前中国科幻界在文学水平方面的一面旗帜。
  天津科幻迷经过多年学习和交流,目前已经形成了仅次于北京的国内第二大作者群。代表人物有荆戈、冯志刚、王麟、张卓、舒东、李梦吟、刘健、星仔、李奕、董轶强等人。他们的作品充满青春朝气,受到学生读者的喜爱。
  湖北作者刘维佳是注重作品思想内涵的一位科幻作者。他多次阐述自己的创作观点,核心为:科幻小说就是哲学小说,思想价值是科幻作品的首要价值。刘维佳的作品有《我要活下去》、《黑太阳升起来》、《高塔下的小镇》等。
  无论读者还是作者,在科幻这个圈子里,女性总是少于男性。对于一种题材范围宽广,科技含量高的文体来说,目前的女性作者确实有她们的弱点。但经过多年努力,也有一批女性作者在科幻文坛上留下的自己的优秀作品。其中主要的凌晨、赵海虹、于向昀三位。凌晨是北京一所中学的理科教师,也是较早就开始科幻创作的。代表作有《猫的故事》、《天隼》、等。以精雕细刻为其作品的特点。赵海虹是杭州人,外语系本科毕业。接触科幻时间不长,但属于发展迅速的一类作者。文笔有男性化的风格。代表作有《“默”系列》、《桦树的眼睛》等。于向昀创作有三十万字的长篇科幻《无法确定》和《天罚》、《泽曼星轶事》等短篇。文风泼辣,对话描写精彩。
  一九九四年,山西省科协创办了一本科幻刊物——《科幻大王》。该刊最初主要定位于卡通市场。后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转向科幻,目前仍然保持着一半卡通、一半科幻文字作品的特点。并且在卡通部分也有许多改编自科幻小说的作品。《科幻大王》的影响力不及《科幻世界》,但它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又一个了解科幻的窗口。由于《科幻世界》版面有限,众多同一水平的作者无法如愿以偿地推出他们的作品,便在《科幻大王》那里寻找出路。使之成为又一个科幻园地。几年来该刊的作品水平迅速上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小说阅读教学小说教学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小说阅读教学


上一篇:《中国科幻之路》第一章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