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正文

《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01-18 18:01:2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小说阅读教学   阅读:8499

概要:这部小说彻底摆脱了以往大陆科幻作品局限于局部事件或小发明的样式,将整个人类作为主角来描写。气势恢宏,场面浩大。表面上看,该作品与今天的美国影片《天煞》题材相似,但没有后者中的沙文主义倾向。虽然以中国人为小说主人公,但也分出相当笔墨,描写世界各国组织的反抗斗争。甚至有南太平洋土人用“土法”摧毁外星基地的情节。这个时期,科幻作家们不仅继续在创作实践上摸索科幻艺术的规律,而且也进行专门的理论探索。八零年由中国科普出版社出版的,黄尹主篇的《论科学幻想小说》一书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探索成果。在这个时期,科幻界与纯文学界的关系也很融恰。相当一批纯文学刊物刊载科幻小说。象《珊瑚岛上的死光》和魏雅华的《温柔之乡的梦》等作品还获得过纯文学奖项。直到今天,双方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恢复到如此水平。正当科幻界同仁准备将中国科幻水平再推高一步的时候,反击精神污染的运动开始了,科幻文学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重灾区。矛盾焦点是将科幻作品中的”科”视为”伪科学”,进而认为是反辩证法,反马列的因素。受批判的作品有叶永烈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金涛的《月光岛》等作品。第二次高潮就在这样的外界压力下夭折

《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标签:小说教学,http://www.wenxue9.com
  这部小说彻底摆脱了以往大陆科幻作品局限于局部事件或小发明的样式,将整个人类作为主角来描写。气势恢宏,场面浩大。表面上看,该作品与今天的美国影片《天煞》题材相似,但没有后者中的沙文主义倾向。虽然以中国人为小说主人公,但也分出相当笔墨,描写世界各国组织的反抗斗争。甚至有南太平洋土人用“土法”摧毁外星基地的情节。
  这个时期,科幻作家们不仅继续在创作实践上摸索科幻艺术的规律,而且也进行专门的理论探索。八零年由中国科普出版社出版的,黄尹主篇的《论科学幻想小说》一书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探索成果。
  在这个时期,科幻界与纯文学界的关系也很融恰。相当一批纯文学刊物刊载科幻小说。象《珊瑚岛上的死光》和魏雅华的《温柔之乡的梦》等作品还获得过纯文学奖项。直到今天,双方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恢复到如此水平。
  正当科幻界同仁准备将中国科幻水平再推高一步的时候,反击精神污染的运动开始了,科幻文学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重灾区。矛盾焦点是将科幻作品中的”科”视为”伪科学”,进而认为是反辩证法,反马列的因素。受批判的作品有叶永烈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金涛的《月光岛》等作品。第二次高潮就在这样的外界压力下夭折了。
  尽管是从头开始,第二次高潮仍然比第一次高潮有了明显进步。首先是科幻作品的社会影响远大于第一次高潮,甚至大于现在。当时科幻界有五个专门的发表园地:北京的《科幻海洋》、天津的《智慧树》、成都的《科学文艺》、黑龙江的《科学时代》以及黑龙江的《科幻小说报》,被业内人士称为“四刊一报”。这样多的专业科幻报刊,在数量上超过了前苏联和日本,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这些报刊最初都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发行量。单行本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更是发行到了数百万册。当时,科幻电影、科幻电视剧、科幻广播剧等也都有发展,初步展示出科幻艺术特有的“多媒体化”的特点。这些作品应合了十年动乱之后,社会各界迫切渴望思想解放的要求。推动了整个社会形成面向科学、面向未来的气氛。
  其次,在这一次高潮中,首次在我国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科幻迷群体。大量的中国科幻原创作品、国外科幻名著译本以及逐渐涌入的科幻电影,使得爱好科幻的人可以进行不间断地欣赏,而只有不间断的艺术欣赏才能使人真正深入了解一门艺术。这些科幻迷中的不少人成了新一代中国科幻事业的主力军,并为中国科幻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这次高潮中的许多作者也达到了其科幻创作的顶峰。与五六十年代相比。这些作者经历了痛苦的磨练,人格与创作经验都臻成熟。科幻作品的内涵与分量都有明显增加。
  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第二次高潮也有它的不足。当时政治严寒刚过,文学工作者都放不开手脚。不仅是科幻作品,就是纯文学作品也还充满了套话、官话。这种现象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最终从文学创作中清除,而那时,大部分老一代科幻作家都已经撂笔。留给后人的是一批本应更成熟,但却无奈地保持幼稚特征的作品。可以说当时那些科幻作品几乎不能真正代表那一代作家的真正实力。
  那时,科幻创作再次进入国家文艺体制内,无论是“四刊一报”还是单行本科幻原创作品,都是在计划体制下的出版机制中诞生的。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者都没有面对市场的心理准备。致使后来国家放弃对科幻艺术的支持后,科幻艺术便一蹶不振。
  由于那时中国开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之当时中国并没立刻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国外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得以方便地进入中国,使科幻迷大饱眼福。想象奇特,构思巧妙的西方科幻作品大大提升了读者的欣赏口味。同时还第一次在中国形成了读者的欣赏水平超过本土作者创作能力的局面。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改变。

四节 乘市场之舟出航的第三次高潮   第二章

  与第一次高潮的衰退不同。第二次高潮并没减弱到“零水平”,而是在一个低谷中徘徊了相当长的时间。八十年代后半叶和九十年代初。新的科幻作者仍然在推出他们的作品。北京的吴岩、上海的姜云生等人成了那个时代的代表。同时,翻译工作者也在继续努力地引进国外科幻精华。科幻电影也在另一方面培养着中国的科幻读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倪匡的通俗科幻作品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大陆。由于种种原因,大陆的倪匡作品没有正版货。但就是这些盗版作品,竟成了不少九十年代科幻迷的启蒙读物。
  在这时,以前的“四刊一报”被要求自负盈亏。《科幻小说报》发行了九期而夭折,《科幻海洋》和《智慧树》相继停刊,《科学时代》改名为《家庭生活指南》,并彻底改变了刊物方向。中国大陆的科幻园地只剩下了《科学文艺》一家。中国科幻的第三次高潮就是由这家刊物推动并持续至今的。
  在这段时间里,还有一件可能对中国科幻发展起着非常作用的事情,就是《星云》的创办。《星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份科幻迷自办的刊物,1988年由黑龙江伊春市的科幻爱好者姚海君创办。最初仅仅是份油印小报。在吴岩、星河等众多科幻工作者的支持下,这份刊物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发展起来。通过多年摸索,九六年左右,该刊已经确定了以理论为主的办刊方向。排版与印刷也几经发展,达到了专业化的水准。目前,这份刊物已经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承办。在总共发行的二十七期中,刊载有几十万字的理论与评论文稿。是研究中国科幻发展史的宝贵资料。
  大陆科幻事业的第三次高潮可以从一九九一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主办国际科幻大会算起,也可以由一九九三年《科幻世界》改版为面向中学生的刊物算起。这两个事件都大大恢复了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
  《科幻世界》,原名《科学文艺》,一九七九年创刊。初为丛刊,后为双月刊。94年以后改为月刊。在《科学文艺》时代,该刊与那时的其他科幻报刊一样,采用一种今天已基本不存在的编辑方法,就是将科幻小说作为“科学文艺”大概念下的小品种。“科学文艺”是中国科普界使用了几十年的一个老概念,指的是用文艺的手法来宣传科学的一系列作品,其内涵包括“科学小品”、“科学诗”、“科学散文”、“科学家传记”、“科学童话”等。科幻小说被包含在其中。这个分类方法尽管存在了几十年,并且至今还在科普创作中有影响,但从未受到广大读者承认。除科幻小说外,其它那些“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小说阅读教学小说教学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小说阅读教学


上一篇:《中国科幻之路》第一章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