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中国科幻之路》 第十三章 非市场性的科幻推广工作» 正文

《中国科幻之路》 第十三章 非市场性的科幻推广工作

[01-18 18:01:5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小说阅读教学   阅读:8596

概要:三 以多胜少法 当一个科幻迷置身于一些非科幻迷中间时,会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但这个道理也可以反用:几个科幻迷一起形成一个科幻的小氛围,然后请一位非科幻迷朋友到这个圈子中来。这样,他对科幻的态度会很快发生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各个击破www.wenxue9.com "。要在人数上对非科幻迷形成"暂时优势"。 五节 科幻迷团体的组织建设第十三章科幻艺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有着内聚力很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爱好者群体。并且,这个群体是科幻艺术提高水平与扩大影响的主力。不少科幻界人士都介绍过科幻群体的活动情况,比如: "在科幻文学领域一个最值得赞扬的特点是其参加者的活动能量,各种科幻社团应运而生,各种活动、奖励在全球设立,年会定期举行。其最高会议就是世界科幻年会和世界幻想化装晚会,参加者必须身着奇装异服的化装年会更是精彩,每年都有成千人参加。"(布赖恩·奥尔迪斯《世界科幻文学运动》,摘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科学幻想

《中国科幻之路》 第十三章 非市场性的科幻推广工作,标签:小说教学,http://www.wenxue9.com
  三 以多胜少法
  当一个科幻迷置身于一些非科幻迷中间时,会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但这个道理也可以反用:几个科幻迷一起形成一个科幻的小氛围,然后请一位非科幻迷朋友到这个圈子中来。这样,他对科幻的态度会很快发生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各个击破



www.wenxue9.com
"。要在人数上对非科幻迷形成"暂时优势"。

五节 科幻迷团体的组织建设  第十三章


  科幻艺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有着内聚力很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爱好者群体。并且,这个群体是科幻艺术提高水平与扩大影响的主力。不少科幻界人士都介绍过科幻群体的活动情况,比如:
  "在科幻文学领域一个最值得赞扬的特点是其参加者的活动能量,各种科幻社团应运而生,各种活动、奖励在全球设立,年会定期举行。其最高会议就是世界科幻年会和世界幻想化装晚会,参加者必须身着奇装异服的化装年会更是精彩,每年都有成千人参加。"(布赖恩·奥尔迪斯《世界科幻文学运动》,摘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科学幻想小说的创作和出版已经不是一个文学现象了。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而且渗透得那么深,以致出现了数以百万计Fan--'科幻迷'。'科幻迷'们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组织,有的叫Club--'俱乐部';有的叫Workshop--'创作组'(这是科幻迷们尝试自己创作科学幻想小说的组织)。但最通常的叫Fandom--我想,可以译为'科幻迷之家'。有的还出版了报刊,叫FanZine可以译成《科幻迷之报》。这些全都成了英语的新词了。英语里还有两个十分有趣的新词:Fiawol和Fijagh。Fiawol的意思是'科幻迷之家是一种生活方式。'真不简单,对一种东西的癖好竟然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在许多国家里,人们喜爱科幻小说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许多人阅读科幻小说已经成为嗜好,整个身心投了进去。Fijagh的意思是:'科幻迷之家正是一种讨厌的癖好。'不难看出,这个词与前一个词是针锋相对的。不过,'科幻迷之家'居然惹人生厌到如此地步,也人反面证明'科幻迷'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容漠视的地位。"
   "……在科学发达的国家里,科学渗透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享受着科学的恩惠,同时把更美好的希望寄托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上面。这就产生大量'科幻迷'的社会基础。"(郑文光《介绍科幻迷》《新观察》1982、2)
  科幻迷团体的产生和状大,是科幻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美国科幻史丛书《科幻之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科幻迷成了一个有影响的群体。这个群体是这样形成的,先是这些科幻迷写信给科幻杂志,这些信在杂志的读者来信中刊登出来;然后,科幻迷之间互相开始通信。只要一个社区里的科幻迷不是单独一个……比如费城、纽约、和洛杉矶……俱乐部就成立的。"(《科幻之路》第二卷51页)如果把费城、纽约和洛杉矶换成北京、上海、太原、成都等中国地名,这段话几乎也可以用来总结中国科幻迷团体发展的历史。
  虽然中国科幻创作自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但由于中间潮起潮落,时断时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有一定数量的科幻迷群体,当然也不可能有科幻迷团体出现。在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个科幻迷俱乐部是黑龙江伊春市的姚海君于1988年建立的,命名为"中国科幻爱好者协会"。这个俱乐部吸收了全国各地的一大批科幻迷骨干,并创办有会刊《星云》。该刊物曾与《科幻世界》一起在92年美国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上展出过。个别外地会员的活动还上过当地的报纸。1995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开始组织科幻迷活动,并在内刊《异度空间》上发布各地科幻迷名录。各地科幻迷纷纷从这个名录上找到当地的同好,进而组成各类科幻协会。
  由于相距遥远,上述这两个科幻迷组织中的一些成员又在自己的家乡建立起科幻团体。先后有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四川、山西、吉林等近十家科幻协会诞生。由于经验不足,这些协会大部分无疾而终。1998年底,《科幻世界》杂志以"200科幻迷团体共迎两千年到来"为主题,对各地科幻迷活动给予新的推动,使全国各地创办科幻迷团体的活动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目前国内较有成绩的科幻组织和群体。一是北京科幻作者群,由众多当前的主流青年科幻作者组织,周围有大批科幻迷;二是成都市高校的一些科幻协会,他们依托《科幻世界》杂志社,经常可以组织活动;三是总部设在天津的飞腾科幻军团,是一个业余科幻作者的群体,联系着国内的许多青年作者,并带动了天大、南大、复旦等数所高校科幻协会的成立;四是长春地区的几个高校科幻协会,在长春衔接科幻书屋的组织下承办过几次大型科幻宣传活动。
  科幻迷团体主要有两种,一是"启下型",即将本地的一些有志于科幻事业的人组织起来,为大家提供交流场所,以及必要的信息渠道,主要是与各杂志社出版社建立关系。协会帮助大家提高水平,进而取得创作成绩。这类团体的人数不多,以频繁的交流活动为特点。二是"承上型",它们主要承接正式机构组织的宣传活动,在本地区进行有声势的科幻宣传活动。这类团体的规模大,人数多,甚至有数百人的科幻协会。但活动次数极少。通常一年不超过三次。由于人数多,其中必然有骨干力量与一般爱好者的区别。
  科幻迷团体使分散的科幻迷有了交流的地方,对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大有作用。科幻迷活动是科幻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国外的经验看,不少科幻作家,科幻编辑,科幻出版商都是从科幻迷协会中产生的。他们首先从这里了解到读者口味并获得锻练。科幻迷活动还能沟通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从艺术上对作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创作水平。
  这一规律对于中国也是适用的。在中国,科幻艺术的地位长期没有解决,这就使得它不可能有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截止到八十年代末,中国的科幻作者、编辑、出版者都是从其它领域转过来的。他们热情有余,科幻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其中大部分是将科幻创作与出版当作副业去搞,缺乏钻研的条件,一遇困难极易退缩。这就使得中国科幻长期处在一种业余状态。直到九十年代,一批从前的科幻迷成熟起来,开始进入创作、编辑工作,甚至从事出版经营,中国的科幻事业才算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半专业队伍。而这只队伍的摇篮正是科幻迷组织。这些组织不仅象一般爱好者组织那样使成员寻找到知音,还起到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作用。在科幻界没有自己正式组织的情况下,形形色色,遍布全国的科幻协会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一方面,各出版社,杂志社在组稿、宣传等工作上要寻求这些社团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地的科幻爱好者也可以从社团中获得单纯阅读所得不到的信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小说阅读教学小说教学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小说阅读教学


上一篇:《中国科幻之路》第十二章 科幻市场的整体概貌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