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特别好的备课资源,读了会改变你的备课观念和备课方式。从这课开始,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用孩子们的话说,是这块地盘上的“老大”。鲁迅一生写书多多,收在《鲁迅全集》中的创作部分是十六卷,另有十卷译作。他的文章文采斐然,思想超群。因种种原因,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他的作品是最多的。有人认为太多了,我不这样看。好好读一个伟大的人,胜过读许多庸常的人。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小名阿张。这名和字是祖父起的。因同学起绰号叫他“雨伞”,他就要祖父给他改改,于是改成“豫才”①。“鲁迅”是他的笔名,发表文章用的。他一生用过140多个笔名,“鲁迅”是用得最多最久的一个。为了行文和阅读的方便,我在这文章里还是统一以“鲁迅”这名字称他。鲁迅是长子,后来母亲的家中称他“大先生”,母亲叫他时简化为“大”。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详见文后的资料。这篇叙事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1926.10.10),署名鲁迅,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收在鲁迅的作品集《朝花夕拾》中。“旧事重提”比较直白,后来的书名较有艺术感。这组文
陈村备课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必修),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特别好的备课资源,读了会改变你的备课观念和备课方式。
从这课开始,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用孩子们的话说,是这块地盘上的“老大”。鲁迅一生写书多多,收在《鲁迅全集》中的创作部分是十六卷,另有十卷译作。他的文章文采斐然,思想超群。因种种原因,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他的作品是最多的。有人认为太多了,我不这样看。好好读一个伟大的人,胜过读许多庸常的人。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小名阿张。这名和字是祖父起的。因同学起绰号叫他“雨伞”,他就要祖父给他改改,于是改成“豫才”①。“鲁迅”是他的笔名,发表文章用的。他一生用过140多个笔名,“鲁迅”是用得最多最久的一个。为了行文和阅读的方便,我在这文章里还是统一以“鲁迅”这名字称他。鲁迅是长子,后来母亲的家中称他“大先生”,母亲叫他时简化为“大”。
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详见文后的资料。
这篇叙事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1926.10.10),署名鲁迅,副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收在鲁迅的作品集《朝花夕拾》中。“旧事重提”比较直白,后来的书名较有艺术感。这组文章共十篇,各篇独立成章但互有关联,写于1926年的二月到十一月。
作者写这文章时,近四十六周岁。时间是1926.9.18。因不满北京的军阀统治和文化环境,他当月4日到达福建的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本文是开学的前两天所写。个人生活上,他正与任教北京女师大时的学生许广平恋爱(他们的通信,后收在《两地书》里)。鲁迅的非虚构文字,如他的杂文,以激烈、深刻著称,我们以后会学到;但本文是儿时生活的回忆文章,因此更多的是浓郁的情绪,对生命的喜悦和留恋。从写作环境说,当时他初到厦门,尚未和同校教员白果等人冲突,心态较平和。
我在谈这文章前,重温了鲁迅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如三味书屋的主人家寿洙邻,鲁迅的族人周遐寿(他弟弟周作人的笔名),在鲁迅家做工的王鹤照,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周建人,鲁迅的老友许寿裳等。感谢这些先生的记录,我们今天才可能还原当时的些许面貌。
第一自然段是平平地提起话头。这是最常规的写法。
作者一开头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那园本是个普通的菜园,五畦地。多年前,我去绍兴参观,走入百草园,第一印象是它很小,和鲁迅的介绍大有出入。再一想,生活在百草园中的鲁迅还在童年少年,而我已经见过许多大山大川和大大小小的园林。参观者走马观花,图的是新鲜、刺激,一见没什么稀罕东西瞥一眼就走了,而孩子可是日复一日地活动在这里,上下左右地找出许多的乐子。他们看见园子里装着那么多的好东西,园子怎能不是“很大”呢?更有意味的是,那是回忆中的园子。回忆中的事物,无论大小还是色彩,都依我们的感情在变化。所以,在鲁迅的回忆里,这确凿是一个大园子。
我看自己的旧居也是如此,那条日日玩耍于其中的弄堂,记忆中很大,人也追得,球也踢得,再去看竟又窄又短。我有个当批评家的朋友吴亮先生,说过一段奇妙的话,他说:如果把街道上的所有东西都增高增大一倍,树高一倍,汽车一倍,人一倍,而自己还是那么点,这世界一定有趣得多。
“相传”二字,间接地告诉我们,这园子已经很有年头了。因为不是考证名胜古迹的历史,所以作者没去追究它的建造和来历,只说它已经卖给别人家了。卖,就是失去,仅仅在记忆中属于自己所有。失去的东西,常常更令我们怀恋。
“朱文公”是指朱熹①,南宋人。他又被尊称为朱子(不是《朱子家训》的朱子)。“文”是谥号。①
鲁迅提到“朱文公”,也因为他这时还是以成人的口吻在说话,儿童对“文”不“文”是不会感兴趣的。鲁迅像是知道我们要去看他的百草园,知道我们奇怪这园子的平常,就用了一个“似乎”来呼应我们的疑问:是啊,是很平常,好像只有一点野草(文章的气势往下面走了);“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个“但”字很有力,眼睛一亮。鲁迅的这九个字很干脆、很坚决。胆怯的说法是:“我那时年小不懂事,还以为比较好玩”,要人家原谅自己的幼稚。但,作者已经不想再讨论了。他要快点说说珍藏于自己心里的那个乐园。
“乐园”二字,很自然地把后面的具体描写引导出来。这乐园不能是随口说说的,作者要在后面的文章里让大家看到确实是个乐园。我们把这几句话重看一遍后,再往下读。
下面的这段,信息非常密集,简直像乱拳打过来,让人眼花缭乱。鲁迅是1898年十八岁那年离开家乡去南京上学,把回来探亲也算上,至少已经七八年没看到他的园子了,他在心里存了四十多年才来说它,于是许多印象和细节喷薄而出。
鲁迅的文章,非常注意句子样式的变化。我们如果改用同一种句式来说百草园:“那里有……那里有……那里有……”,几句一读,读者就要和你再见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还不止是追求形式上的变化。我们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里面是不是有那孩子急于向人呈示宝贝的喜悦和骄傲呢?文章一进入,感情冲动地一下子把整个园子给抱住了,因太多东西实在说不过来了,他把镜头从整个园子的大景推到泥墙根一带的小景。一直要到“有人说”,他才喘了口气,带出一点男孩捣蛋的小故事。故事三言两语地说完,没吃到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有点遗憾,他又安慰你一下,告诉你确实可以吃到的覆盆子,连颜色和味道都记得那么清。
这段文章里,看也有了,听也有了,玩也有了,吃也有了;天上也有,地上也有;动物也有,植物也有,“有人”也有,泥墙断砖也有。是不是非常丰富?如果仔细去读,这“乱拳”的拳法不乱,它的先后次序、意思的轻重和转换都是精心安排的。难能可贵的是,安排之后的文字还是十分自然,那种兴冲冲的情绪一直延长下来,人们不觉得假装天真、故意调皮,而是被带入了情景。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了解几种文学体裁(鲁人版九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