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文

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560

概要:6、通假代入法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例①“吾说晏子之义”(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例② 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例③“昌宗从旁趣说”, (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7、成语印证法 成语就其来源看,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其中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故而可以借助它来推断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加点

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6、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①“吾说晏子之义”(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
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
例② 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
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例③“昌宗从旁趣说”, (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7、成语印证法 
 成语就其来源看,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其中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故而可以借助它来推断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迫近、接近)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
(3)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相得益彰”—明显、显著)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竭尽)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    (“一蹴而就”——践,踏)
(7)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超出) 
(8)在官清恪,未尝闻私(95年12题)("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9)吾亦望汝副其心"(95年16题)("名副其实"——符合) 
(10)或妄嗔怒"("轻举妄动”——胡乱)   
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一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①用成语复习文言实词
   下列成语中包含了文言实词(括号前),在括号里写出释义
   不易(改变)之论       不刊(删改)之论        不过尔尔(如此)
   无可适(去)从         以己度(推测)人         质(询问)疑问难
   登峰造(至)极         怨天尤(责怪)人         缘(攀援)木求鱼
   引(拉长)吭高歌       寡廉鲜(少)耻           家徒(只有)四壁 
   尸位素(白)餐         不学无术(本领)         如释(放下)重负
   不速(邀请)之客       不期(约定)而遇       文(掩饰)过饰非
出类拔(超出)萃       蔚为大观(景象)         寄人(依附)篱下
   ②用成语复习古汉语一词多义(含实词、虚词)
   备: 德才兼备(具备,具有)   关怀备至(周到,尽)      戒备森严(防备)
   兵 :短兵相接(兵器)         兵强马壮(士兵,军队)   兵贵神速(用兵策略)
   达 :四通八达(通达)         通宵达旦(到达)         达官贵人(显达)
   当: 势不可当(抵挡)         首当其冲(对着,面对)   安步当车(当作)
   负: 负隅顽抗(依仗,凭借)   忘恩负义(背弃)         不分胜负(失败)
   故: 故步自封(与新相对)    非亲非故(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顾 :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 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举 举足轻重(抬起)          选贤举能(推荐)          举国上下(全)
   名: 不可名状(说出)         不名一钱(占有)          沽名钓誉(名声,名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古诗鉴赏(人教版高三必修)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