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诗词曲鉴赏(高三)» 正文

诗词曲鉴赏(高三)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997

概要: 一、教学目标:能够整体把握诗词,并且多角度的鉴赏; 二、教学重点1、诗词鉴赏中的重要专业术语2、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等的答题步骤三、教学课时:2四、教学设计(一)导入语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个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够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高考中出现的诗词鉴赏题目,无非是借此提升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但是,好多同学面对诗词,总是无从下手。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二)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共识,让学生说出鉴赏诗歌的角度师: 以前面对诗词的时候,你是如何鉴赏的?生:鉴赏?没有明确的标准吧?就是把该背的背过,做题是它问什么就答什么。师:结果怎样?生:我觉得都写上了,可就是不给分。为什么呢?师;哦?那么你给老师讲讲平时你都做了那些题目?你又是如何解答的?生:比如,它问这个字用的好不好,我就答好,能够给人一种更好的感觉;它让简要赏析一下哪句诗,我就答出这句话的意思,在说说情感什么的。我觉得还差不多,可总是给我一两分。师:据你所说,老师已基本了解你答题中遇到的困惑。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种困惑,好

诗词曲鉴赏(高三),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一、 教学目标:能够整体把握诗词,并且多角度的鉴赏;
    
二、 教学重点
1、 诗词鉴赏中的重要专业术语
2、 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等的答题步骤
三、 教学课时:2
四、 教学设计

(一) 导入语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个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够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高考中出现的诗词鉴赏题目,无非是借此提升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但是,好多同学面对诗词,总是无从下手。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二) 教学过程
※ 唤起学生共识,让学生说出鉴赏诗歌的角度
师: 以前面对诗词的时候,你是如何鉴赏的?
生:鉴赏?没有明确的标准吧?就是把该背的背过,做题是它问什么就答什么。
师:结果怎样?
生:我觉得都写上了,可就是不给分。为什么呢?
师;哦?那么你给老师讲讲平时你都做了那些题目?你又是如何解答的?
生:比如,它问这个字用的好不好,我就答好,能够给人一种更好的感觉;它让简要赏析一下哪句诗,我就答出这句话的意思,在说说情感什么的。我觉得还差不多,可总是给我一两分。
师:据你所说,老师已基本了解你答题中遇到的困惑。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种困惑,好不好?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高考考点(即我们所说的答题角度)
※ 老师补充鉴赏诗歌的角度,并强调专业术语的应用(重点讲解重要的常用术语)
师:诗歌鉴赏重在专业术语的应用,所以我们要积累一定的专业鉴赏术语。下面我们就针对不同的考点来具体分析一下。
(依据北京市语文考试说明)
考点一:语言
   考查诗歌语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一是以主观题出现。客观题主要从细节上考虑,主观题则从答题步骤上考虑,我们主要针对主观题来说。
考点二: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人格化,利于抒发感情
对偶――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突出表达事物作用
用典――含蓄、洗练、委婉
衬托对比――突出强调
表现手法:情-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象征     赋比兴  联想&想象 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描写技巧:渲染&烘托 (正面渲染、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正侧结合 点面结合 细节描写 白描工笔 诗中有画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 曲笔入题 伏笔 照应
考点三:诗歌的意象及意境
(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抓住学生不懂的术语重点讲解,以便灵活应用)
※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注意答题步骤
 诗眼类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那里?
3与他字比较哪个字用的更好?试比较说明。
解题步骤:1含义及内涵;2展开联想将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明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及作用
     【例析1】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1) 古典诗词中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画”,即“即兴画出”;“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并不存在,却由造物以云为毫末,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
(注:先让学生自己审题、解题,然后教师指导)

【例析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分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潮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1) 李瑛在《诗法易简录》中说,《秋风引》中“为孤客传神”的正在于“最先”二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请具体说明“最先”二字的好处。(2分)
    答:“最先”表示时间早,按理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该有先后之分。而孤客最先听到,可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以此表现出孤客的羁旅之情&思归之心,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注:学生自己练习,然后给老师讲解)
※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提问方式:1这句诗采用了那种手法?简要赏析
          2 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答题步骤:1揭示手法;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在诗歌中的运用;3表达情感及作用


【例析1】
少年游
                     柳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谈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注:桡rao(三声),借指小舟。
(1)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AC)
A.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拓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历史兴亡之感交织。

[1] [2]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选用、变换句式(高三)
《诗词曲鉴赏(高三)》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