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中国科幻之路》第十二章 科幻市场的整体概貌» 正文

《中国科幻之路》第十二章 科幻市场的整体概貌

[01-18 18:01:5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小说阅读教学   阅读:8264

概要:《科幻之路》中有一段对科幻迷的描述颇为生动:"对于那些少数人来说,发现科幻小说是一种与宗教皈依无异的先验经历。他们常常非科幻小说不读。他们思考科幻小说,他们想望与别人交流他们的经历,希望劝说别人皈依。"(《科幻之路》二卷412页)这种科幻迷在中国是大量存在的。 目前,中国科幻读者主要以学生为骨干。据对《科幻世界》读者的调查,平均年龄为18·5岁。对那些不读《科幻世界》杂志,而以科幻书籍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科幻迷没有具体的调查资料,但估计年龄层次相差不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上面"科幻迷"www.wenxue9.com 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科幻世界》和《科幻大王》的主力读者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迷。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兴趣游移不定,科幻刊物只是他们浮燥目光临时注视的对象。另外,他们多把《科幻世界》与《奥秘》、《飞碟探索》看到一类刊物,或把科幻与电玩、卡通等并列在一起。不过在本文中,笔者遵从约定俗成的看法,将他们也视为科幻迷群体。 有人会问,十年二十年前喜爱科幻,如今已经成

《中国科幻之路》第十二章 科幻市场的整体概貌,标签:小说教学,http://www.wenxue9.com
  《科幻之路》中有一段对科幻迷的描述颇为生动:"对于那些少数人来说,发现科幻小说是一种与宗教皈依无异的先验经历。他们常常非科幻小说不读。他们思考科幻小说,他们想望与别人交流他们的经历,希望劝说别人皈依。"(《科幻之路》二卷412页)这种科幻迷在中国是大量存在的。
  目前,中国科幻读者主要以学生为骨干。据对《科幻世界》读者的调查,平均年龄为18·5岁。对那些不读《科幻世界》杂志,而以科幻书籍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科幻迷没有具体的调查资料,但估计年龄层次相差不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上面"科幻迷"



www.wenxue9.com
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科幻世界》和《科幻大王》的主力读者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迷。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兴趣游移不定,科幻刊物只是他们浮燥目光临时注视的对象。另外,他们多把《科幻世界》与《奥秘》、《飞碟探索》看到一类刊物,或把科幻与电玩、卡通等并列在一起。不过在本文中,笔者遵从约定俗成的看法,将他们也视为科幻迷群体。
  有人会问,十年二十年前喜爱科幻,如今已经成人的那批学生科幻迷到哪里去了?答案是他们大多已不再读科幻,少数人还因为保留着"消费忠诚度",尽义务式地买些科幻读物,但不会持续太久。这是因为国内的科幻出版物,无论是国人自己的作品,还是翻译作品,水平大多有限,无法满足他们已经发展的阅读需要。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现象:因为高层次的作品不多,老科幻迷不再看科幻。而他们不再看科幻,又使得编辑和出版人员忽视高层次科幻作品的社会需求。
  有人认为,既然科幻文学是描写科学技术的,又有那么浓厚的哲学色彩,科幻迷的整体素质应该比其他文学爱好者群体更高。这个观点没有错误,但它对于欧美科幻迷来说是既成事实,对中国科幻迷来说还只是一个期望,一种理论推测。中国科幻迷目前的文化素质,欣赏水平整体上要逊于纯文学爱好者。一些兼搞纯文学与科幻文学的人士也有感慨:他们与科幻迷之间难以形成象与纯文学读者之间的那种深层次交流。另外,这个年龄层次的科幻迷的"钱包"也欠丰满的。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们的艺术消费受多方面的制约。对科幻市场的延伸开发是不利的。
  搞清两点意义重大。文化素质不高,眼界就不开阔,缺乏博览群书的广泛兴趣。"钱包"不充实,则难有文化方面的关联消费。这就决定了如今的科幻迷群体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群体,也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既难以带给科幻界专业人士更多的新东西,新反馈,也难以在社会上产生强大影响。需知任何一种艺术,甚至任何一件艺术品要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光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水平,更取决于是怎样的人在欣赏它!以及那些人本身在社会上有怎样的影响力。
  中国科幻的发展,首先应该立足于普及,立足于让那些原本不看科幻的人看科幻,立足于生产一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作品。因为目前这只科幻迷队伍还很弱小,难以给科幻创作发展以更大的助力。就拿科幻迷千呼万唤不出来的中国科幻片来说吧,如果中影公司只以满足科幻迷的需要为宗旨来引进海外科幻大片,肯定会血本无归。假设将来有一天,中国影人真能投巨资拍出优秀科幻巨作,如今这批科幻迷大概只有看盗版光碟的消费实力。
  为铁杆科幻迷写作,和为一般人写作,应该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任何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发展日久,便会形成自己的热门题材,自己的语言习惯,自己的逻辑特点。科幻艺术亦复如此。比如时间机器题材中的"因果倒错",机器人工学三原则,电脑如何反叛人类,等等。对这些东西,非科幻迷或者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另外,文学作品尽管本质上是一种消闲品,但也有一个"鉴赏入门"的问题。因为每一种特定文学样式都有内在的延袭性:A作品在写作时借鉴了B作品的经验,C作品是对D作品的反讽,E作品与F作品对照着看趣味更佳,等等。一个"初来乍到"的圈外读者常会堕入迷雾之中。所以对一门艺术接触越多,欣赏水平也越高。
  在以非科幻迷为对象的创作上,倪匡和黄易作的最好。走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随便找一家个体书摊,你总能从书架上找到他们的作品。笔者经常看到大街上"练摊儿"的小青年,火车上返乡的打工仔在读他们的书。一个广东的大学生说,他们班上有三四个人看《科幻世界》,有二十多人在看卫斯理!各地书商们为了利润,经常盗印他们的书,这可是国内科幻作者难以得到的"荣誉"。
  会有一部分比较专业的人士不承认他们的作品是科幻小说。其实不然。这两个作者熟悉西方科幻小说的主流题材,他们把这些题材软化,加上丰富的故事情节,使其成为文化程度不高,对科学不是很感兴趣的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科幻文学的普及来讲,这是一条非常成功的路线。当然,作为商业作家,倪匡和黄易不会把普及科幻艺术当成其主要的创作动力。那只是其商业化创作附带产生的结果。但我们科幻界人士却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进行类似的工作。
  今天的中国科幻作者,很大一部分是从科幻迷中产生的,他们非常熟悉科幻,其中有些人熟悉到对科幻之外的文学艺术都不甚熟悉的地步。这样,他们往往形成一种用封闭的"科幻思路"、"科幻语言"来写作的习惯。这样的作者可以写纯正的科幻作品,但难以写通俗和普及性的科幻作品。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为外行人写科幻,必须重视"热闹"。淡化特殊的科幻主题,放手编织情节。其实,为"外行"写科幻往往更容易一些:科幻文学发展了一百多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素材,这些东西在科幻迷眼里属于"老套",但圈外读者却没见识过。把这些素材收集起来,配以叙事技巧,写得曲折离奇。再针对中国读者教育水平不高的现实,科学背景尽量淡化,科学知识的解释尽量通俗。应该很容易走向市场。关键是我们的作者应该放下架子作"说书人",而不是一味追求作"艺术大师"。

四节 青少年科幻市场与成人科幻市场  第十二章



  进一步分析科幻迷市场,我们可以发现,给青少年写的科幻,与给成人写的科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不光题材、写法不同,而且语言习惯、审美情趣都不同。成人喜欢看的科幻青少年很可能不感兴趣,反之亦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小说阅读教学小说教学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小说阅读教学


上一篇:《中国科幻之路》第十一章 科幻创作中的问题(下)-- 科幻创作的其它具体问题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