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小说阅读教学《中国科幻之路》第一章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正文

《中国科幻之路》第一章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

[01-18 18:01:23]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小说阅读教学   阅读:8758

概要:“回到阿西莫夫和海因来因的时代”并非简单的事情,因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世界面貌已经大为改观。为此,“塞伯朋克”的倡导者们希望大力引进高科技内容。斯特灵在批评七十年代科幻作品陷入停顿时曾指出,当今科幻小说没完没了地改装银河帝国,一次又一次超光速飞行,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制美国社会60年代的主流,而这些早已落后于变化着的技术与社会了。科幻小说的题材必须走表现高科技的路子。威廉吉布森也在一次采访中声明,他所写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想深刻而真正地尝试着去理解技术。正因为如此,“塞伯朋克”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电脑和生物工程等新科技内容。三 文化价值观的反传统性。 塞伯朋克作品的政治观念常常是反传统的。在社会取向上,它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右翼高科技势力,反对“星球大战”和“高边疆理论”;在处世态度上,它共有某种颓废的特征。他们乐于写作关于暴力、毒pin、堕胎或其它形形色色的“灰色事物”。他们设计的未来场面也常常显得冷酷怕人。 四 反对标签化和不结盟的文学立场 对于“塞伯朋克”运动是否代表了西方当代科幻文学的主流这一点,常常是学者们意见不一的问题。但对于亲身参与塞伯朋克运动的作家来说,

《中国科幻之路》第一章 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简史,标签:小说教学,http://www.wenxue9.com
  “回到阿西莫夫和海因来因的时代”并非简单的事情,因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世界面貌已经大为改观。为此,“塞伯朋克”的倡导者们希望大力引进高科技内容。斯特灵在批评七十年代科幻作品陷入停顿时曾指出,当今科幻小说没完没了地改装银河帝国,一次又一次超光速飞行,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制美国社会60年代的主流,而这些早已落后于变化着的技术与社会了。科幻小说的题材必须走表现高科技的路子。威廉吉布森也在一次采访中声明,他所写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想深刻而真正地尝试着去理解技术。正因为如此,“塞伯朋克”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电脑和生物工程等新科技内容。

  三 文化价值观的反传统性。   塞伯朋克作品的政治观念常常是反传统的。在社会取向上,它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右翼高科技势力,反对“星球大战”和“高边疆理论”;在处世态度上,它共有某种颓废的特征。他们乐于写作关于暴力、毒pin、堕胎或其它形形色色的“灰色事物”。他们设计的未来场面也常常显得冷酷怕人。   四 反对标签化和不结盟的文学立场   对于“塞伯朋克”运动是否代表了西方当代科幻文学的主流这一点,常常是学者们意见不一的问题。但对于亲身参与塞伯朋克运动的作家来说,很少有人承认自己属于这一文学派别。他们反对给自己的作品贴标签,也反对将自己纳入塞伯朋克系列。如果你能指出他们作品之间存在着某种一致性,那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一些评论家认为,正是这种词藻华丽的大张旗鼓的争吵,使得人们忽略了那些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更高的非“塞伯朋克”作品。   事实上,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科幻小说完全归结于塞伯朋克是不确切的。在这一阶段,传统科幻小说仍然继续存在,“新浪潮”的后继者也仍在继续努力。此外,人文主义科幻小说、女性作家的作品等多种流派,异彩分呈。到1987年夏季,塞伯朋克已明显融入主流科幻文学中去。由此可见,一个多流派并存且相互融合的时代即将来临。   但是,无论未来如何发展,科幻小说作为某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已经具备了本身的特点。一位西方评论家在《科幻小说新百科全书》中不无感慨地写到,正是“塞伯朋克”运动的出现使我们认识到了创作科幻小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途径;而在当代,一个人想要不下功夫地深钻科学或了解文学就能创作好的科幻作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现代科幻小说正是高科技与高超文学技巧的完美结合。

 

五节:对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一些看法第一章

 

  纵观西方科幻小说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启示:

1、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无论是科幻小说的产生也好,新流派的出现也好,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一直受着科技进步的直接推动。19世纪初,如果没有E·达尔文、伽伐尼等许多专家的新科技观的涌现,就不会产生出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二十世纪初,如果没有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就不会产生绚丽多彩的黄金时代;50~60年代,如果没有原子物理、太空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灾难科幻作品或超级空间探险小说。总之,科幻小说的繁荣,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2、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文学与时代的变化。

  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式样,必然受到主流文学思潮的影响。在雪莱夫人的时代,书信体文学和感伤主义正流行于英国,这样,《弗兰肯斯坦》自然而然地将其体现了出来。在“新浪潮”科幻小说产生之前的一、二十年里,主流文学界和电影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科幻小说的变化仅仅是“晚半拍”而已。   从科幻小说的变化中,更多看到的也许是时代政治生活的折光。本世纪前半叶,由于目睹了纳粹德国的专制主义,许多作家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一种称为“反乌托邦”的科幻流派应运而生。这类作品,对未来的世界政治表现的非常悲观。作者们设想出了专制社会所能带给人类的种种恶果:每个人都被标准化了;生育只不过是一个人工过程;人人受到监视;爱情是愚蠢的;思想自由被一些模棱两可的口号所取代,比如“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同样,冷战、空间竞赛、社会道德价值的沦丧等,都在科幻作品中打下了相应的烙印。一百多年来,科幻小说作家们形成了某种深刻的责任感,他们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反映或引导未来文明的走向。

3、科幻小说的发展依赖于不断更新的作家队伍。

  西方科幻小说作家队伍的庞大和职业的繁杂是十分罕见的。这种多层次、多职业、多流派的作家群体,为科幻小说的繁荣提供了可能。近年来,作家的学历水平和技术职称日见提高,有不少著名科学家投入了科幻小说创作,他们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真正的科研生活”。其实,科学家创作科幻小说,在西方有很长的历史,刻普勒可能是最早的先驱。本世纪上半叶,天体物理学家盖莫夫、德坎普等就热心科幻写作;中期以后,又有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纯文学作家也对科幻小说抱有热情,库特·冯尼格、托马斯·品钦、多丽斯·莱辛等等,不胜枚举。   然而,西方科幻作家的更替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不少人只领风骚一两年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也许,正是这种不断的代谢,给科幻作品的质量提高带来了好处,

4、科幻小说的发展仍依赖于读者兴趣。

  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与书刊销售市场关系密切。换言之,读者的兴趣变化,影响了出版计划和创作计划。大多数黄金时代的名著一版再版,经久不衰;而一些流派的作品则大起大落,一俟不受青睐,作家必定改弦更张。近年来,国外出版商采取了先出精装本尝试市场的作法,如果该书的精装本畅销,即加印大量平装本以备广泛传播,一位作家可能因一部小说而名扬四海。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有许多地方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可以使中国科幻作品的繁荣免走弯路。而作为一种包含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元素的科幻小说,在东西方同样受到热烈欢迎的事实说明,在人与科幻小说之间,必定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也许,正是那种对大自然、对整个宇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久恒好奇心,才产生了这种特殊文学品种,而这种好奇心一天不消失,科幻小说就一天不会停止存在。

(本章内容参见附录一)

(本章由吴岩先生撰写,曾发表于名作欣赏91、2~4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小说阅读教学小说教学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小说阅读教学


上一篇:我的漂亮不为谁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