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政治教学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设计» 正文

高二政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设计

[03-23 23:56:2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教学设计   阅读:8969

概要:(2)价值观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如为什么要进行厦门西海域整治?从价值观来说。举例: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26%以上,远远高于我国的13.9%,但去年却从我国进口方便筷。在德国、美国,即使砍一棵家里的树也需向政府申请。我国历史上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60%—85%,而1957年下降为22%,1986年只剩下10%。我国每年砍树与植树的比例为11:1,植被破坏的结果必然是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加,自1957—1986年近30年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水土流失量已超过黄河,盲目围湖造田造房,人与湖争地,而湖泊面积在30年中减少了45.5%。大量的森林被砍伐,长江流域生态体系遭严重破坏,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流域涵养水源的能力大为下降,水的蒸发量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一场大的洪水。长江生态恶化,不仅是长江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只注意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挥霍,最终遭到了报应。面对沉重的教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共生共荣、协同发展,一种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的科学生

高二政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设计,标签:高中政治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教学案例,http://www.wenxue9.com
  (2)价值观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如为什么要进行厦门西海域整治?从价值观来说。
  举例: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26%以上,远远高于我国的13.9%,但去年却从我国进口方便筷。在德国、美国,即使砍一棵家里的树也需向政府申请。我国历史上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60%—85%,而1957年下降为22%,1986年只剩下10%。我国每年砍树与植树的比例为11:1,植被破坏的结果必然是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加,自1957—1986年近30年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水土流失量已超过黄河,盲目围湖造田造房,人与湖争地,而湖泊面积在30年中减少了45.5%。大量的森林被砍伐,长江流域生态体系遭严重破坏,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流域涵养水源的能力大为下降,水的蒸发量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一场大的洪水。
  长江生态恶化,不仅是长江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只注意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挥霍,最终遭到了报应。面对沉重的教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共生共荣、协同发展,一种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应运而生,并被更多的人认同。
  综上所述: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密不可分,新价值观的形成意味着价值观的变化,这里应指出价值观人人都有,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条件决定的。
  这里还应指出,对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应做具体的分析,教材P41谈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义利观问题,不能认为今天社会里存在的各种义利观,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上形成的各种价值观,还会继续存在一个时期,它不会因为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很快消失,这就好比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存在着封建社会的各种残余,这就是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那么不同价值观对人们有什么导向作用呢?
  3.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从认识活动看,人们不可能在同一条件下去认识周围众多事物,而总是把自己的认识活动局限在某些、甚至某一事物上,这就是说认识活动是有指向性的,指向什么?这是一个选择过程,按什么标准来选择,只有某一事物对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时人们才去认识它,对什么事物的认识有价值,人们就去认识这些事物,这就是价值观在认识事物中的导向作用。
  从改造活动看,改造什么事物与不改造什么事物,要看这一改造活动对人是否有积极作用,是否有价值,有价值,就去做,否则就不做。价值观是个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不同,人们对某一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的回答就不同。总之,认识什么与不认识什么,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人们是按照有没有价值和价值大小来确定,可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就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具体认识和改造活动应当指向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资料P41⑤--P42①这个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们在充分利用森林经济价值时,却忽视了它的生态价值,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最终影响了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不能只考虑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社会持续进步的综合价值。这说明,价值观不同人们评价的标准就不同,价值观是个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不同,某一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该不该做,回答就不相同。价值观第二个作用是什么呢?
  (2)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如果说价值观第一个导向作用说的是人对外部事物的认识和改造,即: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这里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改造,即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就意味着他认为选择这样的道路是“值得”的,有积极意义的。
  小结: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巩固:
  材料一: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答案,学生背答案,考试考答案”的应试教育,它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的本义被扭曲、异化。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素质。于是,注重素质教育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产生了。
  材料二:上海市普通高中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开设研究型课程的每一所中学,都积累了上百个来自学生的选题。有些选题不仅实现了研究价值,其成果还具备了一定的应用价值。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
  (2)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上一页  [1] [2] 


Tag:教学设计高中政治教学反思,高中政治教学案例政治教学 - 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二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教学设计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