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六:专题探究考查» 正文

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六:专题探究考查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中考复习资料   阅读:8335

概要:专家解读考点:同学们的探究精神是综合性学习考查的重点;针对某一专题收集、分析和整合材料从而发现知识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结合,要求同学们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思考、处理等思维过程,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尤其使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专题探究考查是对同学们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分析:中考专题探究题,一般以一个或多个材料或新闻事件作为题材,通过设问带动探究。有的单列板块,有的融入综合实践或阅读板块。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考查面较广,包含的信息量大;侧重于探究,考生须熟悉探究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一般以主观性的文字表达为呈现方式。解题方略:专题探究的大信息量给答题设置了难度。解题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步: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有关材料,对内容的分析有一个基本倾向,对材料的分析也有一个标准。第二步:筛选信息。认真审读题干,选准角度,确定信息筛选标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无、轻重、主次,把针对专题

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六:专题探究考查,标签: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专家解读考点:

  同学们的探究精神是综合性学习考查的重点;针对某一专题收集、分析和整合材料从而发现知识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结合,要求同学们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思考、处理等思维过程,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尤其使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专题探究考查是对同学们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
  题型分析:中考专题探究题,一般以一个或多个材料或新闻事件作为题材,通过设问带动探究。有的单列板块,有的融入综合实践或阅读板块。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考查面较广,包含的信息量大;侧重于探究,考生须熟悉探究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一般以主观性的文字表达为呈现方式。
  解题方略:专题探究的大信息量给答题设置了难度。解题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
  第一步: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有关材料,对内容的分析有一个基本倾向,对材料的分析也有一个标准。
  第二步:筛选信息。认真审读题干,选准角度,确定信息筛选标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无、轻重、主次,把针对专题的信息筛选出来。
  第三步:整合信息。根据试题要求,比较辨别,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隐性信息,则要思考提炼。整合信息往往和对材料理解的正确性、全面性紧密结合。对材料的思考理解愈到位,探究也愈深刻。尤其要注意找准概括的角度,要点提炼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与试题要求一致。
  第四步:语言表述。表述的语言要正确,要用合乎题目风格的语言重新组织探究结果,保证所答语句合乎题目要求,简明、通顺、全面。

常见失误分析:

   你负责本次活动的黑板报工作,收到同学们送来的以下资料,请提取共同的信息拟一句话(20字以内),作为黑板报“数据说话”栏目的标题。
  材料1:湖北省对武汉市、荆州市四所中学3108名学生的调查结果特别惊人:尝试吸烟率达21%,高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达57%,而高三学生竟达72%。
  材料2: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6%的中学生承认有过吸烟经历,其中3.4%的中学生在最近的30天内吸过烟,1.5%的学生在最近的30天内每天至少吸1支烟;而大学生相应的数字是57.21%、19.44%  和9.26%。
  材料3:广西相关部门对全区6个城市的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25766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尝试吸烟、开始吸烟年龄、经常吸烟、严重吸烟4项指标。结果尝试吸烟率为46.1%,男生为65.5%,女生为28.2%,差异显著;开始吸烟年龄小于等于13岁的占24.1%;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学生吸烟状况以中等职校最严重,其中男生更为显著,4项指标分别为84.7%、43.6%、22.1%、3.8%。
  (2008年广西柳州、北海市中考试题)
  答案:“青少年学生吸烟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或“青少年学生吸烟现象随年龄增长愈加严重”。
  分析:这道材料探究题包含三则材料,且材料的角度、内容、表述高度一致。相对于内容多样、角度不同的材料分析,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得出“青少年吸烟现象普遍”这个中心点。因此,考生容易“大意失荆州”。初看此题提炼点清晰,但细究之下,会发现每个材料中包含有大量数字化的信息,小的信息点极多,有“吸烟对象”“年龄增长”“比例增加”或“现象严重”等多个方面,稍一大意,会导致探究结果的不全面,这类多材料多内容的专题探究题,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字:“细”和“全”。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1.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备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据2008年4月10日《文摘报》)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2008年甘肃金昌市中考试题)
  2.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任选二题回答)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2008年浙江奉化市中考试题)
  3.在历史上孔子、孟子一向以“孔孟”并称。《论语》《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记载了孔、孟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和学习方面的见解。
  下列句子反映了孔、孟怎样的思想或见解?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1] [2] [3]  下一页


Tag: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五:语文综合实践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