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五:语文综合实践» 正文

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五:语文综合实践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中考复习资料   阅读:8291

概要:专家解读考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题型分析: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综合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成为中考试卷的宠儿。体现在试卷上则是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习题,让考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出场方式主要有:1.语言综合运用;2.图(表)文转换;3.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4.筛选、整合重要信息;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6.与文章阅读或名著阅读结合。解题方略: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

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五:语文综合实践,标签: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题型分析: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综合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成为中考试卷的宠儿。体现在试卷上则是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习题,让考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出场方式主要有:1.语言综合运用;2.图(表)文转换;3.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4.筛选、整合重要信息;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6.与文章阅读或名著阅读结合。
  解题方略: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大部分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综合性探究题的背景材料,比如2008年中考中有大量题目选用“地震”和“奥运”作为命题点。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国内外大事,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2)审清题目,明确题目意思和有关答题的具体要求。
  (3)精心研读所给材料,探究其中隐含的信息。
  (4)根据要求,恰当地表达。作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相对于阅读中的语言表达题而言,综合题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所以语言风格的选择,要视具体题目的要求而定,不能随意而为。

常见失误分析:

   综合性学习。
  张小蕾同学十分爱好写作,她将小学和初中阶段所写的作品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想将其编辑成册,作为永久的纪念。请你帮她:
  (1)给整个册子取一个名字,并说明你这样命名的理由。
  (2)给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封面。(用文字描述)
  (200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试题)
  答案:(1)示例略。取名1分;说明理由2分。(2)示例略。有册子名及作者名1分;有图案说明1分,图案与册子对应1分。
  分析:这类综合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及学科综合运用能力。这类题人人都能做,答案无所谓对错,只有优劣之分。常见失误是答案缺乏语文味、文学味。比如(1)题,取名“我的文章”,理由是“这些文章都是我写的,有别于其他作者”。这样的答案也没有错,但缺乏文学的味道。如果改成“梦里花开知多少”,那就充满诗意了,不是吗?从小学到初中,蓦然回首,生命开出了许多思想情感的花朵,记录在我们稚嫩的文笔之中。(2)题的封面设计也是一样,有考生写成:“我设计一个洁白的封面,在上面用黑色的笔写上:我的文章。”或者:“我的封面采用彩色,在上面画上五彩缤纷的花,可爱的小鸟与蝴蝶,还有太阳、白云、彩虹,中间写上我的名字和书名。”第一种答案过于简单,缺乏必要构思,虽然也是一种设计,但得分肯定不高;第二种纯粹描写封面图画,缺乏将封面与内容结合的意识,偏于形、色的外观描述,少了对设计含义的阐述。总之,这样的设计及描述,一定要注意文学性,不管是命名还是封面设计,表达务必扣紧“怎样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题目、封面与册子内容共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等内容。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1.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汉字书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汉字,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某中学语文课也开展一次关于汉字书写的调查活动。
  (1)在调查活动中发现,人们书写汉字的能力有退化的趋势。请你拟一条宣传规范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标语。
  (2)请你给学校提三条如何加强写字教学的建议。
  (2008年广西崇左市中考试题)
  2.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材料1: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材料2:2008年初,浙江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标志地:绍兴(春节看祝福)、海宁(元宵看灯会)、余杭(端午赛龙舟)、开化(中秋舞草龙)……
  材料3:衢州西安高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能表演衢州西安高腔的专业演员已经很少。
  探究结论:
  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观点理由:
  活动三:我的体验——衢州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麻糍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
  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
  体验感受:
  (2008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1] [2] [3]  下一页


Tag: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四:听力·口语交际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