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虚词(人教版高三必修)» 正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虚词(人教版高三必修)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653

概要: 3.材料多从权威工具书和近一年来的报刊中筛选出来。三、趋向1.近十几年来,除2001年以外,其他年年都考查了虚词。2.从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是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就全国高考考题来说,1997年考查的是连词“从而”、“无论”,副词“未尝”和介词“对”,1998年考的是一组关联词语,1999年考的是连词“再”、“尽管”和副词“得以”、“进而”。2000年考的是助词“的”,2002年考的是副词。可见,高考关于虚词的考查,基本上是既兼顾到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考查面,每年又有所侧重,考查重点稳中有变。预计2005年依然会考。 3.覆盖面广,可能会几种虚词综合考查,或者与实词综合考查。 4.难度不会加大,保持中等程度。 名师指津 要想在虚词考查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做扎扎实实的积累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 (一)、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1.理解虚词的语法结构和语法作用。了解各种虚词的内部分类、语法特点。 2.掌握基本的句法知识 (])划分单句的主干成分,理出主、谓、宾的中心语;再理出修饰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虚词(人教版高三必修),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3.材料多从权威工具书和近一年来的报刊中筛选出来。

三、趋向
1. 近十几年来,除2001年以外,其他年年都考查了虚词。
2. 从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是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就全国高考考题来说,1997年考查的是连词“从而”、“无论”,副词“未尝”和介词“对”,1998年考的是一组关联词语,1999年考的是连词“再”、“尽管”和副词“得以”、“进而”。2000年考的是助词“的”,2002年考的是副词。可见,高考关于虚词的考查,基本上是既兼顾到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考查面,每年又有所侧重,考查重点稳中有变。
预计2005年依然会考。
    3.覆盖面广,可能会几种虚词综合考查,或者与实词综合考查。
    4.难度不会加大,保持中等程度。
    
名师指津
    要想在虚词考查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做扎扎实实的积累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    
(一)、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1.理解虚词的语法结构和语法作用。了解各种虚词的内部分类、语法特点。   
    2.掌握基本的句法知识
    (])划分单句的主干成分,理出主、谓、宾的中心语;再理出修饰成分定、状、补。之后,从表意、结构方面看其中虚词的运用。
    (2)掌握常见的九种复句,之后,看其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二)、注重虚词的积累和运用,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感。
1.多阅读美文,揣摩虚词微妙的表达效果;阅读用语严谨的议论文、说明文,体会虚词的结构作用,培养语感。
    2.按组归类,积累一定量意义或用法相近的虚词,注意它们的特殊要求和侧重点。
    3.注意某些虚词成套的特点,与实词的习惯搭配。
3. 注意省略形式要得当。
(三)、虚词运用的原则:
与上下文连贯顺畅.与整体文意协调;力求简洁,不可滥用:表意明确.避免歧义
(四)、训练得法.注意技巧    
    1.多做高考试题、名校模拟题,积累一定量典型的训练题,揣摩虚词的表意作用和结构作用。
    2.学习从词性角度,从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从语气、语义层次方面,从搭配习惯方面辨析虚词。
    3.注意题干的要求。
    4.排除法:做选择题时,不一定要对每一项都很有把握,也不一定从第一项、第一空做起。排除有问题的项,从而找到答案项.
    5.代入法: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代人原文,看是否简明连贯、通顺合理。
    6.换元法:不能确定某个虚词是否恰当时,可以换用一个与它意义或用法很接近的词,看哪个更恰当。因为,一些题目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设置错误项的。
7.结构分析法:一般句子分析清楚主干和枝叶,复杂句子要耐心分析结构,可以看清虚词的搭配是否恰当。

解题诀窍
    在考查虚词的使用的两类考题中各有不同的解题技巧。辨析虚词在句子中使用得是否正确,首先将各选项读一遍凭语感排出好坏优劣顺序,然后再仔细辨别一下所确定的选项理由是否充分。比如选使用正确的一项,则看不正确三项用什么词最合适,以支持所选的一项。选使用错误的一项,则除了试换本选项外,也可试换其他选项以拷问。“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则可从A到D用试填法,出现不通则排除,似通不通则搁置,最后把握整体再看所选的一组填入后是否层次关系清楚,是否符合逻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课本常见成语典故积累(粤教版高三必修)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