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正文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10-18 21:02:4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972

概要: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甘肃 吕敏航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开放,人们的思想品德状况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调查情况看,中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大多数中学生紧贴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头脑灵活,兴趣广泛、生气勃勃,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鲜明特点。但是,也存在着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社会责任感不强。中学生理应懂得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而实际上,中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情况相当严重,有的中学生根本不看党报和中央电视,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关注度”有11.8%以上的学生表示“管不了”和“从不想”,对于“看到不良的社会现象”有13.1%的中学生无动于衷;“看到同学做错了事,能热情帮助”的不到45.0%,许多学生对别人的为难无动于衷;能格守诺言的仅占1/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许诺并不想负责任。 (二)、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有超过50.6%的中学生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如对于“学习的主要目的”,中学生认为“使自己将来有所作为”占48.3%,“考上大学”占36.9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以古典文学为契机进行道德教育

甘肃  吕敏航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开放,人们的思想品德状况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调查情况看,中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大多数中学生紧贴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头脑灵活,兴趣广泛、生气勃勃,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鲜明特点。但是,也存在着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社会责任感不强。中学生理应懂得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而实际上,中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情况相当严重,有的中学生根本不看党报和中央电视,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关注度”有11.8%以上的学生表示“管不了”和“从不想”,对于“看到不良的社会现象”有13.1%的中学生无动于衷;“看到同学做错了事,能热情帮助”的不到45.0%,许多学生对别人的为难无动于衷;能格守诺言的仅占1/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许诺并不想负责任。 

(二)、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有超过50.6%的中学生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如对于“学习的主要目的”,中学生认为“使自己将来有所作为”占48.3%,“考上大学”占36.9,只有12.1%的学生希望自己能“为祖国作贡献”,大多数学生主观上想要自立字强,而实际上并没有远大的人生抱负。在职业取向上,有70.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对于“最羡慕的职业”,在给定的范围内,排在前三位是金融界管理者(24.5%)、企事业领导者(22.9%)、现代科技工作者(16.2%),仅有1.4%的学生首选职业技术工人。数据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 

 (三)、追求享乐的倾向十分严重。近几年,我区中学生对于物质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46.7%的学生对于生活理想是“吃的香辣、穿  的潇洒、玩的痛快”。他们不顾家庭实际追求高档和名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对于“有的同学向你展示名牌服装,你会怎么办?”表示自己也想要的占12.6%。有23.2%的学生认为“人生在世主要是为了享乐”。           

(四)、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不强。有15.6%的中学生喜欢“我行我素”,“最好没人干涉自己”,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但我行我素却不等于良好个性的养成,它更多的是表明中学生不愿受约束、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对于“在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而此时并没有车辆经过,你会怎么办?”,回答有人就通过就跟着走的占27.3%。据公安局资料显示,我区查获的在校学生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如1997为0人,1998年为15人,1999年为20人、、、、、其中以小学及初中生为多。 

(五)、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心理活动总体评价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严重孤独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的学生均超过两成,有超过40.1%的学生缺乏自信,有20.8%以上的中学生,遇到挫折、失败时,情绪低落,不易振作。遇到困难,能冷静对待的只占53.3%,对于自己决心要做的事情,只有30.1%的学生能努力去做好,大部分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人是唯一种能够知道无,而且能够制造有的存在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每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负有一定的使命感、责任感。只是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所追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不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自身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的不成熟,表现出来的是在政治上的淡漠、思想上的迷茫,没有追求,没有动力。强调个人的多,集体的少。做事更实际、更世俗。对社会、对家庭少了点责任感,多了些苛求和索取。

由于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而又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体现自我。有的学生一味追求扮酷,染发、穿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一些男生,头发抹摩丝、蒸馏水,并把前头一小撮向上翘起,引起别人的注意。更有甚者,抱着吉他,到处招摇,借此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失落感。表现他们有个性,很前卫,是时代的弄潮儿。

16、17岁的花季少年在值大好年华,但有的学生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男女之间交往。寻求一时的快乐、刺激。他们从教室发展到食堂,甚至到宿舍。从躲躲闪闪,到公开大方,出双入对。他们以此为荣,以此炫耀自己的本事。甚至觉得在学校没有谈恋爱、找朋友,是缺憾。他们的精力、时间过多花费在俩人世界,而荒废了学业,疏远了集体,减少了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在他们眼里,理想、道德、知识、纪律、校规都是虚的,而寻求刺

所以对当代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笔者觉得,如果我们从古典文学中汲取有关道德教育的营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连恒几千年的中国文明,辉煌灿烂,博大精深。作为其文化主体部分的道德精神,个体修养,不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且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良风美俗。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东方各国。直至今日,到处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风范在现代生活中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充满了人伦纲常,道德风范。这些恢弘的篇章,既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思想道德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倡导具有道德精神的中国古典文学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有效地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教育当代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1、大局观念:它突出表现在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独特品质,从而形成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这在古典名篇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司马迁为后人塑造的廉颇和蔺相如很有典型意义。蔺相如在外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内,他不以位高而自傲,面对廉颇的挑衅,表示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为国义弃己利的君子风度。蔺相如的“不战”而胜,和廉颇后来的“肉袒负荆”,是“整体为上”的道德准则在注重国家利益上的具体表现。对于这种道德准则的弘扬,会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小人自惭形秽,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想象,学生作文的翅膀(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