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散文(2)» 正文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散文(2)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中考复习资料   阅读:8340

概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风从汉唐吹来,诗人笔下的风刮了两千多年,如今依然可以洞穿钢铁。狂风吹落一场又一场漫天飞舞的雪花,却吹不落边关哨所生生不息的缕缕炊烟!冰雪一层又一层覆盖着茫茫林海,却覆盖不了边关哨所战士坚实的足印!在一个个风卷沙扬、冰封雪裹的日子里,战士们用梦想驱散寂寞,用热情挥洒豪迈,用青春的足迹在北疆边关谱写着一曲曲戍边卫国的绿色交响!在往事中漫步的老兵纵有千言万语也情愿不声不响,纵有壮志雄心也情愿在默默中表达。他们懂得在喧嚣中放弃,也懂得在寂寞中坚守;懂得在艰苦中眺望,也懂得在往事的温情里出发。五年前,一位已经在边防工作了十几年的军人只身来到这里,担负通讯线路的维护任务。为了支持他,妻子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带着孩子来到哨所,成为边防线上的最后一个夫妻哨。每天,他都要沿着线杆巡视、维护线路,莽莽荒原上只留下他一个孤单的身影。而不论是暴风还是狂雪,都挡不住他深深浅浅的脚步。作为哨长,他没有士兵,但他却说:“每根线杆都是我的战士。风掠过电线发出的声响,对我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因为那是战士的歌声!”林海雪原,因为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散文(2),标签: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风从汉唐吹来,诗人笔下的风刮了两千多年,如今依然可以洞穿钢铁。狂风吹落一场又一场漫天飞舞的雪花,却吹不落边关哨所生生不息的缕缕炊烟!冰雪一层又一层覆盖着茫茫林海,却覆盖不了边关哨所战士坚实的足印!在一个个风卷沙扬、冰封雪裹的日子里,战士们用梦想驱散寂寞,用热情挥洒豪迈,用青春的足迹在北疆边关谱写着一曲曲戍边卫国的绿色交响!
  在往事中漫步的老兵纵有千言万语也情愿不声不响,纵有壮志雄心也情愿在默默中表达。他们懂得在喧嚣中放弃,也懂得在寂寞中坚守;懂得在艰苦中眺望,也懂得在往事的温情里出发。
  五年前,一位已经在边防工作了十几年的军人只身来到这里,担负通讯线路的维护任务。为了支持他,妻子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带着孩子来到哨所,成为边防线上的最后一个夫妻哨。
  每天,他都要沿着线杆巡视、维护线路,莽莽荒原上只留下他一个孤单的身影。而不论是暴风还是狂雪,都挡不住他深深浅浅的脚步。
  作为哨长,他没有士兵,但他却说:“每根线杆都是我的战士。风掠过电线发出的声响,对我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因为那是战士的歌声!”
  林海雪原,因为有了边关军人,因为有了目光的坚毅、脚步的执著,因为有了马蹄的刚健,雪撬、爬犁的悠远,才有了祖国的概念和疆土的定义,而不仅仅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传说。
  寂寞山岗,年轻哨兵的目光穿过远天、穿越寂寥,带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人民真挚的情,谱写着一篇篇动人的乐章。
  这简单而铿锵的旋律,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奏响、流动,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有力,同样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崇敬,诠释着保卫国家、守卫和平的重任。
  (选自央视国际2006年11月6日电视散文)
  1.阅读文章后,你认为作者赞颂的是哪些人?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边防,是边防军人的田野。巡逻,是边防军人的耕耘。(2)狂风吹落一场又一场漫天飞舞的雪花,却吹不落边关哨所生生不息的缕缕炊烟!冰雪一层又一层覆盖着茫茫林海,却覆盖不了边关哨所战士坚实的足印!
  3.阅读全文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边防军人的生活环境。
  4.阅读倒数第三段,谈谈为什么林海雪原“不仅仅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传说”?
  5.文末一段“这简单而铿锵的旋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简单而铿锵”的?

  (三)梦幻同里
  张抗抗
  ①春天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江南小镇。它位于太湖东岸,京杭大运河畔,距苏州只十几公里。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②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又被人誉为东方威尼斯。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
  ③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
  ④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遭贬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时那样张扬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规,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
  ⑤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方能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这样一座显赫气派的私家宅园。取名“退思园”,只不过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罢了。
  ⑥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山水尽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舸”,夏有“菰雨生凉”的情趣;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二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
  ⑦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因此,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
  ⑧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
  ⑨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
  (选自央视国际2006年6月12日电视散文)
  1.本文是游览同里后写的一篇散文,按照其记叙描写顺序,首先写想念同里,然后总写     ,重点写     ,最后抒发游览同里后的感受。
  2.文章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说“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
  3.从第二段看,同里有很多值得观赏和描写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小筑,但作者却将重点放在“退思园”上,其用意是什么?
  4.认真品味第⑧段,理解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意思。
  5.文章第⑨段不着痕迹地运用了表达技巧,请你试着品味一下。
  6.描写古代院落和建筑的文章很多,但是这篇文章却令人深思,令人遐想,其原因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散文一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