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正文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中考复习资料   阅读:8938

概要:专家解读考点:根据课标精神,议论文阅读考查的内容是:正确理解、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辨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与论点的关系;概括论据和为文章补充恰当的论据;理解和分析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探究文章的内容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能从文章的观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并进行切合实际的拓展。议论文选文一般来自课外,具有教育性、文学性和时效性。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考生与之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从而准确地检测考生议论文的阅读水平。典型例题透视:例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柯登地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zha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③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标签: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专家解读考点:

  根据课标精神,议论文阅读考查的内容是:正确理解、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辨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与论点的关系;概括论据和为文章补充恰当的论据;理解和分析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探究文章的内容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能从文章的观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并进行切合实际的拓展。
  议论文选文一般来自课外,具有教育性、文学性和时效性。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考生与之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从而准确地检测考生议论文的阅读水平。

典型例题透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柯登地
  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zha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
  ③                    。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
  ④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
  ⑤一生拥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这其他方面都与“傻劲”有关:执著、正义感、责任感……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⑥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天才”的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
  1.请在下列段序间用“‖”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联系上下文,为第③段开头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
  3.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观点鲜明。
  B.作者认为“天才”就是有非凡毅力、刻苦精神、卓越聪明才智且取得杰出成就的人。
  C.文中“傻劲”是不会享受、糊里糊涂的意思。作者认为“天才”需要这样的“傻劲”。
  D.作者列举了不少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4.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2008年湖南长沙市中考试题)
  透视:此例设计了四道考题,因为议论文逻辑性强,层次清晰,因此,1题首先考查对文章层次的划分,其实也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这属于整体性感知文章内容的考查。2题考查过渡句的填写。此题与1题考点紧密联系,考查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回答此题要认真领会题干中透露的信息:“联系上下文”“使上下文连贯畅通”,以明白其用意在于结合上下文内容填写过渡句。3题紧密结合议论文文体特点考查,采用了覆盖面大的选择题型,考查点涉及到论点、论据以及对作者观点的理解等方面。四个选项中C项表述错误,因为它与文章的观点不符,按照C项的说法如果“天才”都是“糊里糊涂”的,那自然不会是真正的天才。因此,要认真辨析选项的内容,不要受错误项的干扰。4题是一道探究性试题,近年来此类试题出现较多,回答时答案不要求唯一,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关键要言之成理,即给自己的观点寻找充足的理由,使之能够成立。
  答案:1.①‖② ③ ④ ⑤‖⑥ 2.示例:以上的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越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意思对且能连贯上下文即可) 3.C 4.示例:赞同。一个人要取得杰出的成就,关键不是其天赋,而是后天的努力(非凡的毅力、执著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等),也就是说,要有一股子“傻劲”。如果答“不赞同”,言之成理也适当给分。

常见失误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中考考点梳理十九:记叙文阅读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