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初中综合同步辅导常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评卷» 正文

常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评卷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   阅读:8124

概要: 要求:(1)画线处与现场氛围以及球员们的心情不协调,请加以修改。(1分)(2)片段在语言表达及标点使用上有毛病,请选择3~4处加以修改。(3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5~6题。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幸福贯穿赏兰、侍兰全过程。材料二:一组兰花图。 材料三:一组兰花的诗文。①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魏·王肃《孔子家语》)②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杜牧《兰溪》。楚国大夫,指屈原)③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材料四:唐朝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手栽数十盆。禅师要云游,行前嘱众弟子看护好兰花。某夜,风雨大作,弟子们恰巧未将兰花搬回室内,兰花毁损严重。禅师归来,弟

常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评卷,标签:初中其他教学参考,http://www.wenxue9.com

 

要求:(1)画线处与现场氛围以及球员们的心情不协调,请加以修改。(1分)

(2)片段在语言表达及标点使用上有毛病,请选择3~4处加以修改。(3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5~6题。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幸福贯穿赏兰、侍兰全过程。

材料二:一组兰花图。

                      

材料三:一组兰花的诗文。①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魏·王肃《孔子家语》)②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杜牧《兰溪》。楚国大夫,指屈原)③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材料四:唐朝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手栽数十盆。禅师要云游,行前嘱众弟子看护好兰花。某夜,风雨大作,弟子们恰巧未将兰花搬回室内,兰花毁损严重。禅师归来,弟子们惶恐不安,以为必受重责。不料,禅师得知实情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呀。” 

 

5.请运用兰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2分)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6.“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中国人对兰真是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短文《魔术的科学原理》,完成7~8题。(共4分)

魔术师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保密动作上转移开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误导。

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一是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的物件;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方;三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要。

科学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性误导:一种叫做变化盲视,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直接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隐性误导,叫无意盲视,是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会视而不见。

误导之外,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例如:

弯曲的勺子:魔术师晃动一把勺子,让勺子柄看起来好像是柔软的。

原理:视皮层里有些神经元对移动的影像和线条末端的影像都很敏感,但它们对振动影像的反应不同于其他视觉神经元。结果坚硬的物体此时看起来就好像中间变柔软了。

三维空间扭曲:观众先盯着一个旋转的碟子看一段时间,这个碟子有三个区域会发生扩张和收缩运动。再让观众看静止物体时,他们会感觉静止物体也在扩张和收缩。

原理:神经元分别适应了视野中的三个区域产生的运动影像。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8期,有删改)

7.下列表述合乎文章内容的一项是:(2分)                              【 ▲ 】

A.“魔术的科学原理”就是魔术师故意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保密动作上转移开来的方法。

B.“魔术的科学原理”具体指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和视觉系统的相关原理。

C.隐性误导就是无意盲视,是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视而不见。

D.因为视皮层里的有些神经元对振动的影像和物体的末端、中段的反应很敏感,所以勺柄看起来好像是柔软的。

8.魔术师没有运用“魔术的科学原理”的一项是:(2分)                  【 ▲ 】

A.让观众注意发出声响的物件或看某个地方。

B.让观众跟着数数或计时。

C.表演前问候观众来营造氛围。

D.抖动或旋转相应的道具来营造氛围。

 

(二)阅读《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完成9~11题。(共10分)

①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

②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

③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人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初中综合同步辅导初中其他教学参考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初中综合同步辅导


上一篇:2017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常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评卷》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