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趣味语文动词的魅力» 正文

动词的魅力

[01-17 00:01:2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趣味语文   阅读:8430

概要:作者:梁衡【导读】梁衡是我国当代著名新闻理论家、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他的好几篇作品都被中小学教材采用。他最近撰写的《词汇的力量》一文很有见地,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由于篇幅限制,下面节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动词是描述动作的。事物总是动比静更复杂。对应其状态的复杂,词汇自然也就更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去找那个“唯一”的,也就是最准确、最生动、最有美感的词。比如,要把一件物体分开,可以有:切、砍、劈、掰、撕、铡、剪等多种动作。分别对应的就是:切肉、砍树、劈柴、掰玉米、撕纸、铡草等等。这要看动作的对象,即它后面的宾语是什么;还要看主语,即动作的主体是谁;又要看现场、背景、气氛;要看作者想追求一种什么效果等等。《水浒传》上常写到李逵挥斧砍杀,不用这个“砍”字,也就没有了李逵。再比如你帮一个人上楼梯,可以用“扶”或“搀”这两个动词,但“扶”是你用力三四分,他用力六七分,“搀”是你用力六七分,他用力三四分。动词常要和其他词连用。比如“里”和“中”这两个方位词,同样有内中、里面、中间的含义,但是“里”具体一点,有方

动词的魅力,标签:语文学习,http://www.wenxue9.com

  作者:梁衡

  【导读】

  梁衡是我国当代著名新闻理论家、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他的好几篇作品都被中小学教材采用。他最近撰写的《词汇的力量》一文很有见地,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由于篇幅限制,下面节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动词是描述动作的。事物总是动比静更复杂。对应其状态的复杂,词汇自然也就更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去找那个“唯一”的,也就是最准确、最生动、最有美感的词。

  比如,要把一件物体分开,可以有:切、砍、劈、掰、撕、铡、剪等多种动作。分别对应的就是:切肉、砍树、劈柴、掰玉米、撕纸、铡草等等。这要看动作的对象,即它后面的宾语是什么;还要看主语,即动作的主体是谁;又要看现场、背景、气氛;要看作者想追求一种什么效果等等。

  《水浒传》上常写到李逵挥斧砍杀,不用这个“砍”字,也就没有了李逵。再比如你帮一个人上楼梯,可以用“扶”或“搀”这两个动词,但“扶”是你用力三四分,他用力六七分,“搀”是你用力六七分,他用力三四分。

  动词常要和其他词连用。比如“里”和“中”这两个方位词,同样有内中、里面、中间的含义,但是“里”具体一点,有方有棱;“中”抽象一点,圆润虚幻。“这件事要保密,让它烂在肚子里”,不说“肚子中”;文化革命中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不唱“心里的红太阳”;“他伸手摸到口袋里”比用“口袋中”更有实感。实际上每个词就像用秤称过它的重量,或者用化学试剂测过它的酸碱度,用光谱分析仪分析过它的成色,用碳14测过它的年代一样,都有极细微的差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大致说来动词在文中用得是否准确,要看四点:对象、主体、背景、效果。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词”而动全身。这在古典诗词中更为严格,是牵一“字”而动全身,所以古代诗人的一项基本功是炼字。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古人常有一字师的故事。现在我们写文章可以放宽点,但虽不炼字也要从炼词开始。


Tag:趣味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趣味语文


上一篇:孔雀诗拾趣
《动词的魅力》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