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测试试题(二)» 正文

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测试试题(二)

[03-23 17:59:5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阅读:8986

概要:31、⑴法家思想。秦孝公支持,赏罚分明,公正无私。(2分)⑵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2分)⑶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司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3分)解析:本题以上鞅变法的材料为依托设置三个问题。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及题后的设问综合作答。注意:答案组织要语句流畅,言简意明。 32、⑴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1分)⑵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对天皇负责,也对议会负责。(2分)⑶天皇虽然拥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时,必须经过其他主权“辅翼”,不如此则“无法表明国权”。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来限制天皇权力。(2分)⑷天皇的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一定限度的权力。日本是在“还政天皇”的口号下走上

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测试试题(二),标签:高中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复习提纲,http://www.wenxue9.com
31、⑴法家思想。秦孝公支持,赏罚分明,公正无私。(2分)
⑵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2分)
⑶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司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
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3分)
解析:本题以上鞅变法的材料为依托设置三个问题。主要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懂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及题后的设问综合作答。注意:答案组织要语句流畅,言简意明。
32、⑴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1分)
⑵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对天皇负责,也对议会负责。(2分)
⑶天皇虽然拥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时,必须经过其他主权“辅翼”,不如此则“无法表明国权”。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来限制天皇权力。(2分)
⑷天皇的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一定限度的权力。日本是在“还政天皇”的口号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近代化,要对天皇的权利有一定的限制。(4分)
⑸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式的宪法,含有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具有绝对权威和很大的权力。对当时的日本来说,这部宪法只会使日本走上专制主义道路。这部宪法不仅保证了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而且是日本挤进了世界强国之列。(3分)
三、问答题:(13分+8分=21分)
33、⑴他认为北宋国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善于理财者。(1分)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等。(3分)
⑵通过变法,政府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由于在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更主要的事,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主政做宰相,新法被废除。(6分)
⑶启示: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改革的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分)
点拨:⑴问的回答要结合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的具体内容;⑵问涉及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新法被废止的原因;⑶问启示的概括只要结合变法的相关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34、(1)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是时代的潮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分)商鞅变法中“为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废分封,行县制,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和巩固统治的需要。(2分)
1861年改革前,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俄国也是整个世界的时代潮流。俄国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获得较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2)在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积极创办报馆、学会、学堂,宣传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因而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中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历史教学 -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


上一篇:历史学科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与特点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