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正文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03-23 17:10:30]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教学设计   阅读:8165

概要: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葡属巴西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概括阶段、找出中心、形成线索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美独立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着时代的进步精神和人民的意志。2.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殖民统治迟滞了美洲社会进步,违背美洲人民追求民族自立的愿望;殖民枷锁被打破,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从而进行社会发展观教育。教学要点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1.西班牙、葡萄牙的残暴殖民统治2.殖民统治的危机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海地独立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两阶段:1810~1815年;1816~1826年三战场:墨西哥、南美北部、南美南部3.葡属巴西独立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教材分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wenxue9.com
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葡属巴西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概括阶段、找出中心、形成线索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美独立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着时代的进步精神和人民的意志。
  
  2.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殖民统治迟滞了美洲社会进步,违背美洲人民追求民族自立的愿望;殖民枷锁被打破,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从而进行社会发展观教育。
  
  教学要点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残暴殖民统治
  
  2.殖民统治的危机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海地独立
  
  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
  
  两阶段:1810~1815年;1816~1826年
  
  三战场:墨西哥、南美北部、南美南部
  
  3.葡属巴西独立
  
  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叙述三方面内容:第一,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第二,法属海地、西属拉美、葡属巴西殖民地的独立进程。第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成果和意义。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的广泛性、多样性和曲折性。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性质的探讨和理解。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残暴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四个部分,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世纪开始,长期遭受西班牙、葡萄牙人奴役。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先后夺取葡属巴西东北部土地,建立荷属、英属、法属圭亚那;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得到牙买加等岛屿;法国占领了原属西班牙的海地。西班牙是一个封建专制政体和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这给它在拉美殖民地的统治打上深刻的烙印。设在西班牙首都的“印度事务院”是控制殖民地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只对国王负责。当时流行的俗语说“国王是殖民地的绝对君主,而‘印度事务院’是国王的喉舌”。西属拉美殖民地分设四大总督区:新西班牙区、新格拉纳达区、秘鲁区和拉普拉塔区,由各区总督直接管理殖民地事务。西属殖民地的土地剥削制度分为三种形式:(1)委托监护制。它是印第安人同殖民者之间土地关系的主要形式。土地所有权归西班牙国王,殖民者只对土地和印第安人有“监护”(管辖)权。印第安人必须为监护主服劳役、交纳代役租。某些地区一年之内劳役长达300天。(2)大地产制。1720年委托监护制被取消,开始盛行大地产制。原来的监护主变成大地主和大庄园主,他们强占印第安人公社的公有土地,还采用借债、以工抵债的方法迫使印第安人沦为债务奴隶。(3)种植园土地制,盛行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巴西,主要使用非洲黑奴劳动,剥削更为残酷。西班牙、葡萄牙掠夺拉美金银贵金属,实行“米达制”,即印第安人每年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去金银矿服徭役,其死亡率高达4/5。西班牙和葡萄牙为维护宗主国贵族和商人的利益,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垄断统治政策,发展能在世界市场牟取暴利的单一经济作物;压制殖民地工业发展,垄断殖民地对外贸易。教材对这方面情况有叙述。总之,拉美殖民地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是建立在奴隶和农奴劳动基础上的封建大地产制、种植园经济和单一经济作物制。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构成严重束缚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2.殖民统治的危机。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宗主国的种种限制缓慢发展起来,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开始出现。西属殖民地的统治者是来自宗主国的所谓“半岛人”,占据行政、军事和教会高位,拥有大量地产,是革命的对象。土生白人拥有土地,是殖民地地主集团的核心,政治上受“半岛人”压迫,要求摆脱宗主国统治,掌握了未来革命的领导权。混血种人多数是自由职业者或自由农民,名义上是“自由人”,但不享有公民权。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处在社会最低层,他们和混血种人是革命的主力。在拉丁美洲各种社会矛盾中,民族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西班牙殖民政府一方面将人口众多的印第安人、黑人和部分混血种人紧紧束缚在封建制生产或奴隶制的生产桎梏下,阻碍直接生产者转化为自由雇佣工人;另一方面把殖民地创造的财富源源输往宗主国。因此,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未能起到为其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的作用。宗主国落后工业造成的供应不足,同殖民地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形成愈加尖锐的矛盾。这样,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就成为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强烈动因,推动殖民地走上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总之,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首先是由于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统治者之间民族矛盾的激化;其次是欧洲的启蒙思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再次是19世纪初西葡受到拿破仑战争的打击,力量削弱。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海地独立。海地位于加勒比海第二大岛圣多明各岛的西部,原是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后被法国占领,逐步发展成为法国海外最富庶的殖民地。海地黑人曾多次发动反对法国殖民者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起义。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1791年8月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争取自由”、“宁死不当奴隶”的口号下起义,并很快控制了海地大部分领土。1793年,西班牙打着“支持解放黑奴”的旗号,派军队从岛的东部侵入。杜桑识破西班牙妄图霸占海地的阴谋,赶走干涉军。英国也借口法国种植园主求助,派军队从岛的西部登陆。杜桑起义军越战越勇,迫使英国殖民军投降。1801年杜桑建立以他为首的政府,声明海地独立;颁布宪法,宣布废除奴隶制。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后,试图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1802年三万法国远征军侵入海地,诱捕并杀害杜桑。海地人民更加顽强地战斗,赢得最后胜利。1804年海地正式宣告独立。海地独立树立了小国打败大国、奴隶自己解放自己的光辉榜样,极大地鼓舞了整个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教材资料部分引用“海地独立宣言”条文,反映海地人民恢复自己的民族尊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权利,彻底根绝殖民主义的坚定决心。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案例,高中历史教案历史教学 - 教学设计


上一篇:高二历史美国的建立教学设计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