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莫言在瑞典讲三个故事的用意» 正文

莫言在瑞典讲三个故事的用意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语文辅导大全   阅读:8355

概要:莫言在受奖仪式上讲三个故事的用意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他在演讲结尾的三个故事,让人深思。 故事一:哭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故事二:“难道我不是人吗?”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

莫言在瑞典讲三个故事的用意,标签:语文辅导知识,http://www.wenxue9.com

莫言在受奖仪式上讲三个故事的用意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他在演讲结尾的三个故事,让人深思。 

故事一:哭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故事二:“难道我不是人吗?”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了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故事三:罪与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倒塌。”

 

    网友猜测莫言讲这三个故事的用意:

    故事一,中国人都是被培养成为演戏高手。   

    故事二,为了自己是个人,而内疚。

    故事三,上帝总是和中国人作对。 

    故事一,中国人都是被“强制”成为演戏高手。

    故事二,要求别人的想法与自己一致。

    故事三,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

    第一个:可以不哭,但要谅解装哭。在大家装逼的情形下,告密将成国情。

    第二个:很多时候,莫名的情绪来自对上级的不理解。

    第三个:上帝往往不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人人都在演戏,包括哭的,不哭的,告发的……

    人人都在自说自话,包括我、老长官……

    人人都是愚昧的,人类的价值观毫无意义……

    故事一:哭,似乎影射莫言本人“一贯”的行为准则,明哲保身。这种行为无可非议,但是谈不上高尚。

    故事二:“难道我不是人吗?”,他本人一次虚假行为对其他人能有什么意味吗?

    故事三:罪与罚,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其含义无非是宿命。

    一是不要逼人表态,允许不同观点;二是不要锋芒毕露,一时口舌之快更显自己幼稚;三是民主未必是好东西,众人犯错,后果更严重。

    第三个故事的含义十分复杂,从宗教的角度,可以说是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报应不爽;或者说天意难测,硬要乱测的话后果很严重。从为人处事哲学来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自认为安全之地却危机将至。从决策的角度,则是多数人的意见也可能是错的,其后果最终要自己承担。引申为民主未必是好东西。

    故事一:说明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在表演,要允许不同意见和特立独行,因为那少数恰恰代表真理。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上一篇:容易读错的100个成语
《莫言在瑞典讲三个故事的用意》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