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讲义(本站收集整理)» 正文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讲义(本站收集整理)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350

概要: 2005.3.20第一讲 总说1,考大纲要求: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2,2004年全国15套试题诗歌鉴赏题分析统计:⑴来源:唐代7首,五代1首,宋代7首。⑵体裁:诗10首,词5首。⑶ 内容:写景4首,思乡怀人5首,怀古2首,咏物1首,叙事2首,边塞1首。可以看出,集中在唐宋诗词,涉及各种内容的诗歌。3,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⑴把握整体,鉴赏局部。⑵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鉴赏表达技巧。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⑶联系背景进行鉴赏。⑷知人论诗。4,鉴赏诗歌须具备的知识积累:⑴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⑵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⑶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⑷意象、意境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讲义(本站收集整理),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2005.3.20
第一讲  总说
1, 考大纲要求: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
2,2004年全国15套试题诗歌鉴赏题分析统计:
⑴来源:唐代7首,五代1首,宋代7首。
⑵体裁:诗10首,词5首。
⑶ 内容:写景4首,思乡怀人5首,怀古2首,咏物1首,叙事2首,边塞1首。
可以看出,集中在唐宋诗词,涉及各种内容的诗歌。
3,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⑴把握整体,鉴赏局部。
⑵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鉴赏表达技巧。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⑶联系背景进行鉴赏。
⑷知人论诗。
4,鉴赏诗歌须具备的知识积累:
⑴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⑶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⑷意象、意境
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如人、物、景等。
意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⑸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⑹通常指的“作用”
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⑺常见的内容:
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思乡怀远、 个人情志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入世的庙堂之志……
⑻常见的创作风格:
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
5,完成古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
⑴诵读全诗,抓意象,悟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了表达某一方面的情感或思想。而诗又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所以,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思想,往往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或所叙的事中。
如:2004全国卷(山西…)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是归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此诗属第一种,用“秋风”点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⑵审题
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就诗的整体要求呢,还是就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要求的呢。但是,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如上例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此题虽然涉及到艺术技巧--“细节描写”,但并未要求对此进行鉴赏评价,而只是要求判断,其难度较低。其次要求对这个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分析,这就要求以理解全诗为前提进行分析。
第一问只要能判断出“行人临发又开封”属典型的细节描写即可。
第二问只要整体知道此诗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就容易设置答案了。
⑶组织答案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案必须简洁,点到为止,切忌罗里罗嗦。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尽量以诗化的语言答诗歌鉴赏题。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  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鉴赏示例    2004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鉴赏要求:
① 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我们比较熟悉,故完全可以“知人论诗”
② 杜甫晚年漂泊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志。
③ 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嘲),如“乾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④ 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
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⑤ 审题。
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
答案为:“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专题(一)〈春天的声音〉》教案(本站收集整理)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