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教学目标:1.继续熟悉本考点的内容和题型。2.学生学会运用解题技巧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学会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4.把握江西省的命题走势。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学会运用解题技巧。2. 学生学会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3.把握江西省的命题走势。四.教学过程(一)变式跟踪(一) 太阳系外发现“大地球”由11名欧洲科学家组成的天文观测组近日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一发现被许多专家喻为“寻找外星生命迈出了一大步”。 全世界的科学家在定义“可能有生命”的外星球应具备的条件时,描述如下:大小接近地球;温度不高不低;液态水可以存在。太阳系外的红矮星“Gliese581”的一颗行星符合上述条件。这一发现着实令科学家们感到意外,因为直到几年前,科学家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任何红矮星附近都不可能有具有生命条件的行星。科学家们新近发现的这颗红矮星“Gliese581”的行星Gliese581c大小与地球接近。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这颗名为Gliese581c的红矮星行星直径是地球的三倍,重量是地球的五倍。 由于行星球体大小与比重跟
现代文阅读课时复习计划(1—1)(人教版九年级),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二.教学目标:1.继续熟悉本考点的内容和题型。2.学生学会运用解题技巧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学会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4.把握江西省的命题走势。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学会运用解题技巧。2. 学生学会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3.把握江西省的命题走势。
四.教学过程
(一)变式跟踪
(一) 太阳系外发现“大地球”
由11名欧洲科学家组成的天文观测组近日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一发现被许多专家喻为“寻找外星生命迈出了一大步”。
全世界的科学家在定义“可能有生命”的外星球应具备的条件时,描述如下:大小接近地球;温度不高不低;液态水可以存在。太阳系外的红矮星“Gliese581”的一颗行星符合上述条件。这一发现着实令科学家们感到意外,因为直到几年前,科学家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任何红矮星附近都不可能有具有生命条件的行星。科学家们新近发现的这颗红矮星“Gliese581”的行星Gliese581c大小与地球接近。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这颗名为Gliese581c的红矮星行星直径是地球的三倍,重量是地球的五倍。
由于行星球体大小与比重跟行星是否有大气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科学家们推断,这样个头的行星应该有大气层,只是不知道它的大气化学组成是什么。
除了体积与地球相近外,科学家们还推测,Gliese581c的平均气温在0至40℃之间。这一推测结果令科研小组非常兴奋,以至于开香槟酒庆贺。
科研小组之所以能推断出Gliese581c表面的气温如此宜人,是根据它所环绕的红矮星比太阳要小、要暗、要冷,再加上两者之间距离的因素,最后得出了“气温宜人”的推测。如此“宜人”的气温在行星中并不容易找到。尽管我们的科学家们迄今为止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220颗行星,但它们不是太冷就是太热,并不适应人类居住。当然,科研小组也谨慎地表示,因为不知道Gliese581c大气层的厚度,因此准确的气温是多少还不得而知。比如说如果大气层太厚的话,那么行星表面的温度就可能会低一些;如果大气层的厚度较薄的话,行星表面的气温就高点。由于科学家假定的温度如此“宜人”,所以行星Gliese581c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大增。据发现Gliese581c行星的欧洲天文学家小组的负责人史蒂芬尼•乌格里表示:“Gliese581c行星上可能全是水!水汪汪的一大片。”不过,乌格里坦言:“我们是根据行星的形成原理,而不是根据直接的证据做出这一推断的。”天文学家小组的另一位专家、法国大学教授达芬索表示:“众所周知,液态水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由于我们发现的这颗行星温度合适、体积正好,与红矮星的距离也合适,所以它是我们未来航天探索的重点目标,是我们发现地外生命的重点对象。如果我们要描绘宇宙未来生命蓝图的话,应该在这颗行星上重重地打上一个X,把它显眼地标识出来。”不过,其他的天文学家则对Gliese581c行星上是否有水持保留态度。美国宇航局退休天文学家史蒂夫•马伦表示:“在说行星有没有水之前,还应该做更多的研究。因为我们毕竟不能派宇航员飞到那里,如果发现没有水,那么回来的水就不够用了!”
条件如此诱人的Gliese581c行星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公里,相当于20光年。这对于普通人来说还真是个问题。马伦笑称:“我们现在还没法在人一生的时间里完成如此遥远的旅途。”不过,在天文学界,这样的距离并不算遥远,因为在已知的距离地球最近的100个星球中,Gliese581c行星位列其中。欧洲的天文学家还指导说,在北半球,天文爱好者能看到它。不过,因为它实在太暗了,所以得通过天文望远镜:半夜时分,它处于天际的东南方天秤座内。既然Gliese581c行星的条件与地球如此相似,并且在天文距离来说也不算远,那么假设人类有一天能登临Gliese581c行星,那么在那里的生活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欧洲的天文学家向人们描绘了这样一幕情景:由于那里的星球引力是地球的1.6倍,所以一个在地球上体重68公斤的人,到了Gliese581c行星后体重就变为108公斤;由于它每13天就绕行红矮星“Gliese581”一周,所以人在上面就是13天过一次生日;至于行星上的“太阳”,因为红矮星“Gliese581”与它的距离比太阳距地球的距离近很多,所以人们在Gliese581c看到的“太阳”将是地球人看到的太阳大小的10倍。不过,有一点很不方便的是,Gliese581c行星不自转,这意味着永远是一面朝太阳,另一面永远是黑暗。
(选自《奥秘》2007年第7期,任凯摘自《华商报》)
1.外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应具备怎样的条件?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行星“Gliese581c”与“地球”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
3.全文主要从那几方面介绍太阳系外的“大地球”?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
4.你如何看待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科研活动?请用简要的语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大小接近地球;温度不高不低;液态水可以存在。说明:读懂题目指向,把题目要点回归原文,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2.大小相近;气温相近;可能有水。说明:注意题目中简要一词,答案要做到言简意赅,不可拖泥带水。3.大小挺合适;气温适宜人;可能会有水;离我们不算远;13天是一年。说明:注意本题与前一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把失误降到零。4.略。说明:要学会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 潘基文:戴丝绒手套的拳击手
1962年夏天,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潘基文幸运地踏上美国国土,访问了旧金山、华盛顿。但异国风情、西方文化带给他的震撼,远远比不上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潘基文至今仍然保存着当年与肯尼迪合影的照片,他经常把这张照片拿出来看,这是他成为外交官、韩国外长,乃至竞逐联合国秘书长的动力。
潘基文能成为那一年的访美学生,除了幸运,还在于他天才少年的表现。
少年潘基文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精通英语、法语,熟悉德语、日语,加上他的母语——韩语,他能脱口而出五国语言。这样一位“多语通”,对于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长于普通家庭的韩国人来说,几乎就是奇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古诗鉴赏——炼字(人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