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从牛大伯和松鼠的角度提炼:①说话、办事要看对象,要从实际出发。从小马的妈妈提炼观点:小马的妈妈很善于教育子女,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叫小马想一想试一试。然后提炼出“我们的母亲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问] 在这么多的观点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明确] 应该是小马是最主要的,因为小马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而小马的言和行体现的恰恰是实践。实践是最重要的,实践是走向成功彼岸的关键。那么我们下面也给大家两则材料。(幻灯片)清末民初,京剧老生演员潭鑫培起个艺名叫“小叫天”,名噪京城。当时有个京剧艺人壮着胆子起个艺名叫“小小叫天”。心理琢磨,我走“小叫天”潭老板的路子,即使不能模仿得穷形尽相,也可以混饭吃了。谁知道有人连“小小叫天”也不让叫。他一怒之下,改名叫“盖叫天”,他“冷练三九,热练三伏”。终于名震大江南北,人称“活武松”。以至后人有知道“盖叫天”的,都未必知道潭老板是何许人也![提问] 这个材料能提炼什么观点呢?请同学发表意见。[参考] ①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因为这位京剧演员先是想模仿潭鑫培,所以自己就改名叫“小小叫天”,但是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冷练三九,热练三伏”
“议论文观点的提炼”教学设计,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从牛大伯和松鼠的角度提炼:①说话、办事要看对象,要从实际出发。
从小马的妈妈提炼观点:小马的妈妈很善于教育子女,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叫小马想一想试一试。然后提炼出“我们的母亲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提问] 在这么多的观点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
[明确] 应该是小马是最主要的,因为小马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而小马的言和行体现的恰恰是实践。实践是最重要的,实践是走向成功彼岸的关键。
那么我们下面也给大家两则材料。(幻灯片)
清末民初,京剧老生演员潭鑫培起个艺名叫“小叫天”,名噪京城。当时有个京剧艺人壮着胆子起个艺名叫“小小叫天”。心理琢磨,我走“小叫天”潭老板的路子,即使不能模仿得穷形尽相,也可以混饭吃了。谁知道有人连“小小叫天”也不让叫。他一怒之下,改名叫“盖叫天”,他“冷练三九,热练三伏”。终于名震大江南北,人称“活武松”。以至后人有知道“盖叫天”的,都未必知道潭老板是何许人也!
[提问] 这个材料能提炼什么观点呢?请同学发表意见。
[参考] ①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因为这位京剧演员先是想模仿潭鑫培,所以自己就改名叫“小小叫天”,但是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冷练三九,热练三伏”,勤奋才终于名震大江南北。
②混水摸鱼终究是会被发现的,只有苦练才能得到真才实学。——盖叫天他一开始只想一味的模仿,只想混一口饭吃,所以他的行为是混水摸鱼。
③不要在别人的阴影下,要敢于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他一开始只是模仿别人,并没有想到要以自己的风格来出名,但是后来因为他原来的方式行不通了,他就“冷练三九,热练三伏”最终开拓了自己的道路,后来后人知道盖叫天而不一定知道他原来模仿的那位小叫天。
[点评] 最后一个观点抓住了材料的主要部分。这位京剧演员,他先起名为小小叫天,是想模仿别人,当不准他模仿的时候他才苦练,然后名震大江南北。他名震大江南北的原因是苦练还是自己闯了一条新路?(闯了一条新路),所以这个作文题,从材料的主体来考虑最好的观点应该是谈创新,要敢于超越别人,你就能取得成功,因为它这个材料先讲的是模仿,后讲的是创新。他不是一味地讲苦练,一味地讲“冬练三九,热练三伏”。
再看一个寓言故事:(幻灯片)
古希腊神话中,几个女妖专门以美妙的歌声诱惑水手。众多水手因为听了女妖的歌声而丧命。当英雄奥德赛的船靠近女妖的海岛时,他用蜡把同伴的耳朵封起来,又叫同伴把自己绑在船桅上,并且吩咐同伴无论自己怎么要求,都不要松绑。结果他和船员们顺利地通过了海岛,女妖因为歌声失灵而跃进大海,变成岩石。
[提问] 这个材料中的人物有女妖、水手,还有英雄奥德赛。我们讲了提炼观点要区分材料的主次,你想一想哪个观点最符合材料的主干而不是次要部分?
[参考] ①只有齐心合力才能战胜困难。——他叫同伴把自己绑在船桅上,并且吩咐同伴无论自己怎么要求,都不要松绑。他的同伴就这样做了。通过这样的努力他们顺利地通过了这个海岛。
②要抵制诱惑。——他们预先就知道这些妖怪用歌声迷惑人,所以他们预先作好准备,不听这些女妖的歌。他们和女妖作斗争拒绝诱惑,抵制诱惑。所以后来他们通过了海岛。
③坚定的意志是战胜困难、到达胜利彼岸的必须的心理品质。
④克服困难要靠勇气和智慧。
[分析] 这个寓言故事中主要人物是谁?(奥德赛)主要事件是奥德赛这些水手战胜了这些女妖。我们刚才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看法,一个认为战胜了女妖是战胜了困难,一个认为战胜女妖是抵制了诱惑,那么女妖让水手跌进海里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给他们设置了困难?(不是,而是用美妙的歌声诱惑)所以最准确的从材料主干上来看应该是我们要用坚强的意志来抵制诱惑。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主要人物是奥德赛,主要事件是奥德赛战胜水妖,主要是他战胜水妖的诱惑,所以我们应该提炼的是要拒绝诱惑。如果你想到“害人必害己”,或者想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不符合这个材料的主题了。所以在提炼观点时,我们应该注意把握材料的主次。
第三点我们在提炼观点的时候还要注意选择最佳的角度。(幻灯片板书)
[提问] 我们在提炼观点的时候,要注意材料的主次,但是有时一个材料好象是一个多棱镜,你从不同的侧面看,就会有不同的色彩,也会有不同的印象,而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又会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们刚才讲的“小马过河”,“奥德赛战胜女妖”,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什么是最佳角度?我们刚才已经做了几个练习了,你能不能回想一下,你理解一下,怎么才算是最佳角度?我们再来看一个猴子磨到的故事。(幻灯片)
一只猴子捡到一把刀。但是,这把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它跑去请教砍柴人:“告诉我,你的刀为啥那样锋利?”“我把它在石头上磨过。”“磨过就行了吗?”“磨过就行”。猴子高兴地跑回去,拿起刀就在石头磨起来,一直把刀口磨得差不多和刀背一样厚,再拿它去砍树时,不用说,就更加砍不动了。
[提问] 这个材料中,有猴子,有砍柴人,也有猴子和砍柴人的关系。可以说至少有三个观点。那么从猴子的角度它犯了什么错误?
[参考] 猴子犯的错误是他对待这个砍柴人的意见是一知半解,就下了一个结论。然后就去付诸了实施。结果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它只是知道磨,不知道怎么去磨。用什么方法去磨,一知半解。
[提问] 从砍柴人这个角度来看,它又犯了什么错误?
[参考] 没有把正确的方法具体的告诉猴子。做老师,教育学生要尽心尽责,认真仔细,要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提问] 再从猴子和砍柴人共同的关系合起来又能提炼出什么观点呢?
[参考] 作为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应该弄清楚弄明白,而不是一知半解。老师教学生应该具体全面,耐心仔细。学生求学要周全,老师指教要耐心细致。
[提问] 从三个角度看,哪一个角度是最佳角度,为什么?
[参考] 从猴子这个角度。因为这篇短文他的主要人物就是一个猴子,是一个关于猴子磨刀的故事,所以应该从猴子这里来下结论,提炼出观点,就是对一件事情我们一定要了解它的细节,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不至于囫囵吞枣。也就是说作者创作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想通过猴子告诉人们,求学要深入堂奥,不能一知半解。所以这个是我们的最佳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