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正文

古代诗歌鉴赏

[10-27 04:04:58]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中考复习资料   阅读:8547

概要:24、阅读下面袁枚的《马嵬》诗,完成①一②题(答案)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 ①对这首诗的词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的“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 ②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的意思是说《长恨歌》里所描写的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原作者虽对他们的荒yin误国有所揭露和不满,但更多的是同情和美化,所以不必传颂吟唱。 B、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 C、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用映衬的手法,写出因战乱而造成的爱情悲剧不仅存在于上流社会中,也存在于下层人民群众之中。 D、作者来到马嵬驿不叹李杨悲剧,却借题发挥,抒写百姓因战乱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5、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古代诗歌鉴赏,标签:中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24、阅读下面袁枚的《马嵬》诗,完成①一②题(答案)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
①对这首诗的词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的“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
②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的意思是说《长恨歌》里所描写的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原作者虽对他们的荒yin误国有所揭露和不满,但更多的是同情和美化,所以不必传颂吟唱。
B、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
C、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用映衬的手法,写出因战乱而造成的爱情悲剧不仅存在于上流社会中,也存在于下层人民群众之中。
D、作者来到马嵬驿不叹李杨悲剧,却借题发挥,抒写百姓因战乱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5、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完成①一②题(答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②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2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①一②题。(答案)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①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呵冻提篙手未苏”,意思是说用嘴吹热气使冻僵的手变暖,但提着竹篙的手仍然很僵硬,没有感觉。
B、“满船凉月雪模糊”,描绘的是冷月照着渔船,白雪一片茫茫。
C、“画家不识渔家苦”,指画家们不了解渔民的悲苦。
D、最后一句的“寒江钓雪”指的是柳宗元的《江雪》诗。这一句说的是画家们模仿《江雪》描绘的情景去钓鱼。
②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批评画家不能真实反映渔民痛苦生活的诗。
B、开头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渲染,把渔民的辛苦勾勒出来了。
C、后两句发议论,批评文人画家只表现自己的闲情雅趣,不反映渔民的痛苦。
D、该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

27、对龚自珍的两首《夜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答案)
《夜坐》之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桓娥诗与听。
《夜坐》之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A、诗人在谋篇布局上打破了两诗各自独立的习惯,大胆地吸取词体上下阕的结构特点,将它们作为一整篇来安排。
B、《夜坐》之一重在写景,《夜坐》之二重在抒情,两首诗只有合起来读才完整。
C、《夜坐》之一主要记述春夜独坐,《夜坐》之二主要抒发独坐感想。
D、《夜坐》之一写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夜坐》之二抒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8.阅读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二首后,就你的理解去拣出下列理解中不确切的一项。(答案)
《读陆放翁集》其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读陆放翁集》其二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A、其一重在颂扬陆游诗集中绝大多数作品是歌颂从军杀敌,坚持收复失土;其二重在同情,惋惜陆游收复中原的志愿未能实现,多负了胸中的军事韬略。
B、其一首句是说诗歌界千百年来风气萎靡不振,因而第二首第二句说陆游也难免“百无聊赖”。
C、其一第一句是个自对句:尚武精神已销尽,民族精神亦空虚。
D、其二末句中的“胡尘”是借指金兵的入侵,“胡”含有对金的侮蔑。

29.阅读下面两首清代诗歌,完成①一②题。(答案)
黄天荡咏粱氏
柴静仪
玉面云鬟拂战尘,芙蓉小队簇江滨。不操井臼操桴鼓,谁信英雄是美人。
出塞
徐德音
六奇枉说汉君臣,此后和戎是妇人。能使边庭无牧马,蛾眉亦合画麒麟。
(注:柴静仪,字季娴,清代钱塘(今杭州)人。徐德音,字淑则,清代钱塘人。)
①对这两首诗的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玉面:女子的面容。芙蓉:即莲花,这里比喻女子。这句是说染红玉脸上头上都沾染了战火的灰尘。
B、井臼:打水舂米,指家务劳动。桴:鼓槌。这句是说梁红玉不只是操家务,不问国事的一般女子,而是一位擂鼓助威,英勇参战的爱国女英雄。
C、六奇:六条奇计。枉说:曲说,不公道的称说。和戎:与少数民族和好,通指中央王朝与别族维持和平关系。
D、边庭:边地。牧马:指匈奴贵族南下牧马,窥探虚实,劫扰内地。娥眉:指代女子。亦合:也应。这末两句是说,出塞的女子能使边地不受骚扰,国家安宁。她们的功劳是很大的,只是她们也应该学学棋琴书画,那样更会受人尊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山居秋暝》教案1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