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正文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07-25 03:10:26]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8567

概要: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解读阅读题的条件,一般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直接条件是试题中指明的,是显性的,而间接条件是指一些暗含的条件,是隐性的。考生解题时往往囿于显性的直接信息而忽视暗示的间接信息,回答不能到位,常常丢分。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当强化暗示条件的挖掘。暗示的条件一般包括题目的暗示、作者的暗示、注解的暗示和题干的暗示一、题目的暗示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分析,就能迅速地捕捉文章的主旨。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第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实际上从文题“报秋”就能找到原因。“报秋”即“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02年全国考题的大阅读题为“话说知音”,这样的题目,文章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标签:高中阅读,http://www.wenxue9.com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

  解读阅读题的条件,一般分为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直接条件是试题中指明的,是显性的,而间接条件是指一些暗含的条件,是隐性的。考生解题时往往囿于显性的直接信息而忽视暗示的间接信息,回答不能到位,常常丢分。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应当强化暗示条件的挖掘。

  暗示的条件一般包括题目的暗示、作者的暗示、注解的暗示和题干的暗示

  一、题目的暗示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分析,就能迅速地捕捉文章的主旨。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第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实际上从文题报秋就能找到原因。报秋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02年全国考题的大阅读题为话说知音,这样的题目,文章当属议论性的,第25小题的B项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了知音难觅但以可求的主题,这种表述应是记叙类文章的,与题目暗示的文体不合,故错。

  有时文章的副标题对于解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1年全国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最后一题是: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把它还原到文章中是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但从这句话中无法找到特殊的答案。其实,答案在文章的副标题和后面的注释里。注释说:列安?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而文章的副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这样一下子便能明白这特殊的日子是指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如果不借助于文章的副标题和这条注解,很难答到要点。

  二、作者的暗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作者的性格、修养、学识、遭遇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等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考题中一般都有作者,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03年高考题的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准确地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作者。如果不联系王维的生平,孤伶伶地解题,很难答到要害。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 ,而且往往诗中有道 。特别是在他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对官场日益厌倦,常有归隐之心,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这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诗中的,即禅理、禅趣。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再如01年上海卷诗歌鉴赏题:阅读岳飞的《小重山》,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其中的B为“‘白首为功名是叹息自己年华虚度,学业无成,不能取得应有的官职名位,大家都知岳飞一生置生死于不顾,精忠报国,所求岂是功名?因而,从作者便可B项是错的。

  另外,由于作家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诗歌中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熟知作家气质,常常能猜想作品的主旨。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

⑴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⑵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技巧

⑴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⑵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⑶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⑷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答题示例

例1: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例2:(1998年全国卷)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几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①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②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㈡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㈢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④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⑤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

(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文言文断句口诀

推荐:恶搞《木兰诗》朗读.mp4
http://cn.ziddu.com/download/644654/恶搞《木兰诗》朗读.mp4.html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姑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解读: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
  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Tag:高中阅读题及答案高中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高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阅读测试中暗示的解答功效》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