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议论阅读议论文» 正文

议论文

[01-18 16:53:25]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议论阅读   阅读:8951

概要: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本单元三篇讲读课文都是文学评论,属议论文。在教学上采用段落教学或片段教学的方式,明确能力训练的目的、要求,突出能力训练点,结合阅读实践,把所要求掌握的能力落到实处。教学的具体步骤是: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整体把握全文内容;教师设疑,引发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教师分析解决疑难,实现能力训练的目的。【指点迷津】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筛选信息是重要的阅读能力。阅读文章,往往要依据阅读的目的,迅速而有效地筛选出有关信息。本单元的能力训练点是“筛选信息”,其中包括:筛选文章的主要论点,筛选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词语。比如,学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可以2─4段为例,看看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学习《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看看作者如何叙述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关于文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词语,这样的例子较多,散落在各课中,我们可以择其几例体会。如何筛选信息?筛选信息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要善于分辩论点与材料、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现象与本质、推理与结论,还要善于感知语言的表现力。有关评论(指文学评论、思想评论)的写作,仅做一般要求。

议论文,标签:议论文阅读大全,http://www.wenxue9.com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单元三篇讲读课文都是文学评论,属议论文。在教学上采用段落教学或片段教学的方式,明确能力训练的目的、要求,突出能力训练点,结合阅读实践,把所要求掌握的能力落到实处。

  教学的具体步骤是: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整体把握全文内容;教师设疑,引发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教师分析解决疑难,实现能力训练的目的。

【指点迷津】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筛选信息是重要的阅读能力。阅读文章,往往要依据阅读的目的,迅速而有效地筛选出有关信息。本单元的能力训练点是“筛选信息”,其中包括:筛选文章的主要论点,筛选文章的主要内容,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词语。比如,学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可以2─4段为例,看看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学习《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看看作者如何叙述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关于文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词语,这样的例子较多,散落在各课中,我们可以择其几例体会。

  如何筛选信息?筛选信息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要善于分辩论点与材料、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现象与本质、推理与结论,还要善于感知语言的表现力。

  有关评论(指文学评论、思想评论)的写作,仅做一般要求。对某一作品或某一思想的评论,往往抓其一个方面的内容,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

二、学海导航

【经典题解】

  ⒈认真阅读《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2—4段,把作者认为《水浒》的人物描写有什么特点的内容概述出来。

  提示:这道题训练学生筛选文章的论点和分论点的能力。一篇文章可能有一个主要论点,也可能有两个主要论点,而它们下面又可能有分论点支撑着,只有把这些论点,分论点的关系了解清楚了,文章的整体思路才能清晰。

  答案要点:这部分包括两个主要论点和三个分论点。也就是说,第一个主要论点下有三个分论点和第二个主要论点。即:
  论点(一):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
  
  论点(二):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
  有的同学一下子就把第2段首句“个个面目不同”提取出来了,仔细读读课文后会发现,这不是作者的主张,而是前人的看法。

  ⒉课文6、7段谈的是《水浒》的结构。第6段概述了怎样的观点?第7段又是如何论述的?

  提示:第一问要求同学们分辩出段内结构层次,筛选出作者具体的观点;第二问结合题目,准确把握阅读区间,回答问题。

  答案要点:第6段概述了两个观点。一个是“从全书看来,《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一个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浒》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如果说第6段概述了观点,第7段就是对观点的阐发。第7段集中阐发了第6段的后一个观点。作者认为,“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这是对“《水浒》的结构是严密的、有机的”具体解说。

  ⒊文中第3段,“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善于”一词用得非常有分寸,应该怎样理解。
提示:能够筛选、把握关键词语是读者揣摩文句,领会文意的阅读能力的体现。在细微处下功夫,抓住一个关键词语,往往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深在内涵。

  答案要点:①从结构上看,用“善于”关照了2段开头“个个面目不同,这是一句笼统的评语;仅仅这一句话,还不足以说明《水浒》的人物描写的特点”,“不足以说明”也就是说还有别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作者提出的“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②《水浒》从阶级意识写人,是茅盾先生从杨志、林冲、鲁达三个人物描写中归纳出来的,《水浒》的人物很多,不是所有人物都是这种写法,作者既肯定了这个人物描写的特点,也不随意夸大,用“善于”一词很客观地评价了这种写法。③用“善于”,抓住了《水浒》从阶级意识描写人物的实质,用意深远。这篇文章是作者50年代初写的,今天读起来仍感到提法不过时,分析颇适当,关键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

  ⒋在教学中,有的同学提出过一个可笑的问题:《谈<水浒> 的人物和结构》第4段中“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是病句!难道大家茅盾写出了病句?请同学们读书思考。

  提示:这是个准确筛选语句信息问题。我们理解一个词、一句话,都要紧紧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脱离语境判断、分析问题一定会出现偏差,曲解原意。

  答案要点:这句话不是病句。这里打了个比方。《水浒》人物身世、性格的刻画都是在他们行动中点明,直到故事讲完,人物形象也就和盘托出了。这就如同描写一个人由远及近走来,最初看到他穿的,然后看到他的脸型,最后看清他的全部。“音容笑貌”在这特定的语境中指人物的整个形象。

  ⒌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迅速、准确地归整出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提示:吴组缃先生的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史料简明,评论精当,言简意赅,适合做筛选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这道题就课文前半部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按照年代顺序梳理出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在梳理过程中,注意把史料与小说的发展线索区别开,把评论性的话与小说的发展线索区别开,做到不枝不蔓。

[1] [2] [3] [4]  下一页


Tag:议论阅读议论文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议论阅读


上一篇:科普创作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