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 正文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

[01-18 15:21:25]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阅读:8562

概要: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2讲)主讲:孙芳铭(南京市一中 特级教师 江苏省名教师) 一、教学内容《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二、教学重点质疑思辨质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有的文章比较深,不少地方看不懂,自然就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理解还很浅,也需要质疑。从提出疑难,到思考辨析,即觉悟并有所长进,这就是研究探索的过程。能独立地提出疑难,并自己加以解决,这是能力很高的表现。《人生的境界》是一篇哲学论文,论述人生的不同境界;《人是什么》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其中不少东西我们或生疏或不太好理解,需要读者质疑思辨。1.作者所说的人生四种境界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哪里?文章第2段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下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是“觉解”以及“觉解”的意义。接着解释什么是“人生境界”:“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换言之,“人生境界”就是人们做各种事具有的各种意义的整合。由于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就有各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标签:高中同步辅导,http://www.wenxue9.com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2讲)
主讲:孙芳铭(南京市一中  特级教师 江苏省名教师)

一、教学内容
  《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
二、教学重点
  质疑思辨
  质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有的文章比较深,不少地方看不懂,自然就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理解还很浅,也需要质疑。从提出疑难,到思考辨析,即觉悟并有所长进,这就是研究探索的过程。能独立地提出疑难,并自己加以解决,这是能力很高的表现。《人生的境界》是一篇哲学论文,论述人生的不同境界;《人是什么》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其中不少东西我们或生疏或不太好理解,需要读者质疑思辨。
  1.作者所说的人生四种境界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文章第2段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下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是“觉解”以及“觉解”的意义。接着解释什么是“人生境界”:“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换言之,“人生境界”就是人们做各种事具有的各种意义的整合。由于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就有各种不同的意义,这使构成了人生的不同境界。这样看来,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
  作者所说的人生四种境界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第3段阐述“自然境界”。文中说,有一类人做事“只是靠着他的本解或其社会风俗的习惯”,“并无觉解”,这就是说,这类人处在不自觉的状态或“原始”状态,不知道他所的事的意义。概括起来说,自然境界是一种原始的蒙昧状态,不知道或不大知道所做之事的意义的人生境界。
  第4段阐述“功利境界”。有一类人,他们“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这就是所谓“功利”。可见“功利境界”其实是“为自己”的人生境界。
  第5段阐述“道德境界”。有一类人,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员”他们“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所做之事有道德意义。归纳起来说,这类人明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利益而做事,事事都有道德意义。
  第6段阐述“天地境界”。有一类人,不仅把自己看作社会的一员,而且还看成是“宇宙的一员”,这是一种很高的“觉解”,“他们为宇宙利益而做各种事情,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构成了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归纳起来说,这类人心目中有宇宙整体,为宇宙的利益而做事,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
  第7段把这四种人生境界作比较,作出评价。参照这一段,可以把四种人生境界的区别归纳得更清楚。
2.儒家所提倡的“正其义不谋其利”,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冯友兰又将这一套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对此应如何评价?
  文章第5段引了儒家所提倡的“正义之而不谋其利”,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匡正其“义”,而不应谋利。这里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的看法是值得研究的。这是因为“义”和“利”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对立的,“义”中包含“利”,合法的“利”中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利”。我们认为,只有把“义”和“利”结合起来,才能改变口是心非、人格分裂的状况。就现实生活而言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协作与竞争,先富与先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来写。
3.“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课文第8段说:“道德行为,并单纯是遵循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依据前一分句可知,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行为主体自觉的行为、“并不是单纯遵循德律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行为,或称为非道德的行为。
  道德习惯,也称为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人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这是指个人的某种道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某种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时间的培养而形成的,具有—觉性和稳定性。请注意,这两个概念都与“道德”相关,但一个是“行为”,一个是“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
4.什么是人与宇宙的同一?为什么说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就超越了理智?
  课文则倒数第3段写道:“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依据这段文字可知“人与宇宙的同一”是天地境界为人所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联系上文可知,这种境界的人,他自觉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完全符合的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人与宇宙的合一,也就是所谓“天人合一”。但是宇宙是物质的,“天地境界”是精神的人与宇宙的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达到“自由王国”的境地。所以说他“超越了理智”。
5.《人是什么》一文中,征引了爱因斯担的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引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先引爱因斯坦晚年一段“自白”:“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其作用在于说明“人生是什么”这个论题是难以回答的;接着引爱因斯坦:“从某个侧面做出的回答:“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这便说明人的“内心”,人的“自我努力”在人生中的作用,三引爱因斯坦非常明确的回答”:也就是指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为一个成员”,个人应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这便揭示出人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作者在引述其他材料以后,又引用爱因斯坦逝世前不久对友人说的话:“只要有一天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这便揭示出人生“奇异的色彩”与做“合理的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告诉人们人生的意义是从哪里来的。可见文中引爱因斯坦的几段文字,有逐步揭示论题含意的作用,也就是逐步揭示人生的意义。

[1] [2]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上一篇: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拿来主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