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契诃夫是中国人很熟悉的俄罗斯作家,而他的妹妹玛丽雅·契诃娃却鲜为人知。玛丽雅比契诃夫小三岁,出生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第三年,即1863年,逝世于1957年。玛丽雅曾在一本回忆录中说:“我的生命确实是漫长的。……谁活得时间长,谁就应该做更多的事。我不敢说,我已经做了许多事,然而在我93岁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作家契诃夫,因此我完成了我想做的事。”玛丽雅共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她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子。她与哥哥契诃夫从少年时代起关系就很亲密,这种关系是从患难中形成的。当玛丽雅13岁的时候,父亲经营的小食品杂货店倒闭,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当时,她的大哥和二哥在莫斯科读书,父亲为了躲债逃到莫斯科。后来,母亲带着她和她另外两个哥哥也搬到莫斯科去,在故乡城市塔甘罗格只有哥哥契诃夫在中学读书。因为玛丽雅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子,所以家务事几乎全落在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玛丽雅身上。她得替身患疾病的母亲为全家人做饭、洗衣服、缝缝补补,还要用空余时间织头巾,每块头巾可卖15—20戈比,以此挣些钱帮助维持家庭生活。从那时候起,玛丽雅就承担起管家人的重担。后来契诃夫曾经说过:“玛丽雅是我们家
契诃夫的妹妹玛丽雅,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http://www.wenxue9.com契诃夫是中国人很熟悉的俄罗斯作家,而他的妹妹玛丽雅·契诃娃却鲜为人知。
玛丽雅比契诃夫小三岁,出生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第三年,即1863年,逝世于1957年。玛丽雅曾在一本回忆录中说:“我的生命确实是漫长的。……谁活得时间长,谁就应该做更多的事。我不敢说,我已经做了许多事,然而在我93岁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作家契诃夫,因此我完成了我想做的事。”
玛丽雅共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她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子。她与哥哥契诃夫从少年时代起关系就很亲密,这种关系是从患难中形成的。当玛丽雅13岁的时候,父亲经营的小食品杂货店倒闭,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当时,她的大哥和二哥在莫斯科读书,父亲为了躲债逃到莫斯科。后来,母亲带着她和她另外两个哥哥也搬到莫斯科去,在故乡城市塔甘罗格只有哥哥契诃夫在中学读书。因为玛丽雅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子,所以家务事几乎全落在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玛丽雅身上。她得替身患疾病的母亲为全家人做饭、洗衣服、缝缝补补,还要用空余时间织头巾,每块头巾可卖15—20戈比,以此挣些钱帮助维持家庭生活。从那时候起,玛丽雅就承担起管家人的重担。后来契诃夫曾经说过:“玛丽雅是我们家的主管,要是她不在家,连粥锅都开不了。”契诃夫1879年中学毕业,争取到塔甘罗格市提供的助学金(每月25卢布),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医学。他的这笔助学金对处在苦难之中的契诃夫一家来说,简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全家人才得以过上像样的日子。契诃夫看到玛丽雅为维持家庭生活、为照顾父母辛勤劳动,对她格外爱护和尊重。也就是从1879年起,契诃夫不但在大学学习,而且利用夜晚的时间拼命写作,开始了文学生涯。他用得到的稿费贴补家用,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后来还为玛丽雅交学费,让她到高等女子学院学习。随着契诃夫的作品不断发表,他在家里的威望也越来越高,他说的话人人都乐意听从,渐渐取代了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成为一家之主。这样,契诃夫和玛丽雅便承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契诃夫一家的两根互相依存的支柱。
1884年契诃夫从莫斯科大学医学院毕业,在家里挂牌行医,同时把主要精力仍然放在文学创作上,逐渐成为俄国文坛上耀眼的新星。玛丽雅为哥哥契诃夫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在生活上对他细心照顾,千方百计为他创造舒适、安静的写作条件,同时还在医务上帮他的忙,帮他拿医疗器具,递东西,扶病人,按他开的药方给病人拿药,成为哥哥的“医务助手”。有时契诃夫不在家,玛丽雅都能独自给病人开些简单的药了。
契诃夫决心献身于文学事业之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决定搬离莫斯科,到农村居住。玛丽雅对契诃夫的病心急如火,竟在隆冬季节顶着严寒为哥哥寻找、察看庄园。契诃夫对妹妹玛丽雅无限信任,自己连到实地看也没看,就同意购买玛丽雅选定的庄园。1892年契诃夫全家搬到离莫斯科不很远的梅里霍沃村居住。
在梅里霍沃村居住时期,契诃夫写下大量作品,同时他还从事繁重的社会工作:参加全俄人口普查,救济灾民,预防霍乱,为农民看病,为农民子弟建造学校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契诃夫的这些社会工作都是无偿的,非但如此,契诃夫还要经常为这些工作顺利开展,自己掏腰包。在契诃夫的影响下,玛丽雅除了忙工作(她当时在莫斯科一所中学任教),忙家务,还自己独自为梅里霍沃的农民子弟建造了一所学校。她工资不多,没有建学校的钱,她先是把自己家果园里的水果卖掉,得到一部分钱,又在莫斯科举办各种义演,筹集资金,还用著名画家列维坦送给她的两张画举行抽彩活动。建一所学校,当时需要3000卢布,玛丽雅一共筹措到2000卢布,没办法,只得向哥哥契诃夫求援,让他赞助1000卢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玛丽雅终于在梅里霍沃村为农民子弟建起了一所崭新的学校,这所学校至今尚存。玛丽雅年轻时长得很漂亮,心地善良,活泼愉快,许多人都追求她、向她求婚,可是她每次都是为了哥哥契诃夫拒绝了求婚。玛丽雅二十多岁的时候,认识乌克兰地区一个美男子,叫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斯玛金。几年后,他们成为亲密的朋友,玛丽雅很喜欢他。当斯玛金向她求婚的时候,她心里斗争非常激烈,好几天没有给他回答。最后,她把斯玛金求婚的事向哥哥契诃夫和盘托出。关于这件事,玛丽雅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的:
“‘听我说,安托沙,我要结婚了……’
“哥哥当然明白我要嫁给谁,可是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后来我感觉到,虽然哥哥一直沉默着,这个消息却让他不大愉快。再者,他实际上又能说什么呢?我明白,如果我到另外的人家去,到自己的新家去,他不会承认他将感到痛苦……他永远不会说出‘不’这个字……
“几天过去了,安东·巴甫洛维奇对我的坦白依然没有回答……我想了许多许多。最后,凭着对哥哥的热爱,凭着对他的依恋之情,我对问题做出了决断。我不能让哥哥不愉快,不能让他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变得不协调,不能让他失去我一直千方百计为他创造的写作环境。我告诉斯玛金,我拒绝他的求婚。这给斯玛金带来很大的痛苦。他寄给我一封措词严厉的谴责信……
“看来,安东·巴甫洛维奇当时并没有猜透我怀有何种复杂的心情。大约二十年以后,我整理出版哥哥的书信遗产,见到一些他写给苏沃陵的信。看了那些信,我才知道,安东·巴甫洛维奇当时给苏沃陵写信是怎么谈到我的:‘妹妹没有出嫁,然而看来她还在书信中谈恋爱。我真不明白,她这一次又拒绝了求婚,这实在是个猜不透的谜。她是惟一真心不愿意出嫁的姑娘……’我看了这封信,心里感到欣慰,因为哥哥当时并没有猜透我真实的心情。”
不但契诃夫不知道玛丽雅不结婚的原因,连斯玛金也不明白为什么玛丽雅拒绝他的求婚。当斯玛金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的时候,还对朋友说,他爱了玛丽雅一辈子,而且只爱过她一个人。
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人世间宝贵的感情,然而玛丽雅对哥哥契诃夫的爱却超越了男女之间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