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巧解“新闻现象概括与评说”题» 正文

巧解“新闻现象概括与评说”题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603

概要: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 张发德 附录:2009福建高考语文参考试卷: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材料一 某大学100多个学生受聘充当一个图片展开幕式的“临时观众”,他们按照主办方的要求,领导说完最后一句话,就一齐鼓掌。据悉,这种聘用“掌托”举行活动,已成为一些礼仪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之一。材料二 有的社会团体定期举办“XX高峰论坛”,盛邀相关专家来作现场演讲,组织安排参会人员适时“热烈鼓掌”,这已成为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场时时掌声雷动,气氛十分热烈。(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1)社会上已出现“掌托”的现象。(2)答案示例①;“掌托”现象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应当予以治理。“掌托”们的作用无非是适时引发阵阵掌声,来显示某些味同嚼蜡、言不及义的演讲的“重要”与“精彩’,这是与我们所提倡的诚信相悖的,而且,其中所折射出的阿谀逢迎之风,就更令人担忧了。 答案示例②:“掌托”现象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否定。它是为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而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尽

巧解“新闻现象概括与评说”题,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   张发德

 

附录:

2009福建高考语文参考试卷:

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  某大学100多个学生受聘充当一个图片展开幕式的“临时观众”,他们按照主办方的要求,领导说完最后一句话,就一齐鼓掌。据悉,这种聘用“掌托”举行活动,已成为一些礼仪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之一。

材料二  有的社会团体定期举办“XX高峰论坛”,盛邀相关专家来作现场演讲,组织安排参会人员适时“热烈鼓掌”,这已成为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场时时掌声雷动,气氛十分热烈。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1)社会上已出现“掌托”的现象。

(2)答案示例①;“掌托”现象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应当予以治理。“掌托”们的作用无非是适时引发阵阵掌声,来显示某些味同嚼蜡、言不及义的演讲的“重要”与“精彩’,这是与我们所提倡的诚信相悖的,而且,其中所折射出的阿谀逢迎之风,就更令人担忧了。

 答案示例②:“掌托”现象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否定。它是为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而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至少体现了主办方对被邀演讲者的尊重,体现了传统的礼仪观念。对此要适当引导,而不应简单地否定。

 (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2009福建高考语文单科质检:

16.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x x报小记者、x x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菅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敷的35%以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清简述。(4分)  :                                          

16.  (7分)  

(1)(3分)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意思对即可)  

(2)(4分) 答案示例l: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另外,中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  

答案示例2: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观点1分,简述3分)  

 

2009福建高考语文龙岩市单科质检:

16.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三十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答案示例①资助贫困生要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在给贫困生资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那么,这样的资助会给其内心留下阴影。  科大的做法不仅是一种关爱,更体现了一份尊重。
   答案示例②贫困生接受资助应有平常心。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再说,他人对你的资助是出于真诚的。对此不应有自卑心理。



上一页  [1] [2]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精萃
《巧解“新闻现象概括与评说”题》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常识知识 | 作文大全 | 知识大全 | 课件教案试题 | 教学大全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问学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