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正文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487

概要: 点石成金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作者采用的是“总—一分——总”式的思路,入题很快,表达稳健,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它至少有以下四个问题:其一是写得过平,显得不够活泼;其二是写得过泛,缺乏针对性,也就是说,这种开头可以用于多类文章;其三是写得过旧,说的都是套话;其四是写得过粗,用词单一,重复词语多,全段共五句话,却涉及五个方面的小观点或曰概念词——“一生”性格”“斗志”“潜力”成败”,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文意纷乱,叫读者“找不着北”,无论下文是记叙还是议论,都十分不利。而这种文段在学生作文中并不少见。因此,有意训练自己集中笔墨写好一个观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若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这段文字可调整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思想性格。安逸的环境可使人缺乏斗志,进而安于现状,放弃追求。竞争激烈的环境,可激发人的潜力,从而使人生进取心,走向成功。所以说,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议事说理,洞烛幽微知识导学议事说理,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要求就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通俗地说,就是把道理说清楚。议事说理必须准确,深刻,谨严,周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深刻,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点石成金  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作者采用的是“总—一分——总”式的思路,入题很快,表达稳健,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它至少有以下四个问题:其一是写得过平,显得不够活泼;其二是写得过泛,缺乏针对性,也就是说,这种开头可以用于多类文章;其三是写得过旧,说的都是套话;其四是写得过粗,用词单一,重复词语多,全段共五句话,却涉及五个方面的小观点或曰概念词——“一生”性格”“斗志”“潜力”成败”,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文意纷乱,叫读者“找不着北”,无论下文是记叙还是议论,都十分不利。而这种文段在学生作文中并不少见。因此,有意训练自己集中笔墨写好一个观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若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这段文字可调整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思想性格。安逸的环境可使人缺乏斗志,进而安于现状,放弃追求。竞争激烈的环境,可激发人的潜力,从而使人生进取心,走向成功。所以说,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议事说理,洞烛幽微

知识导学

议事说理,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要求就议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通俗地说,就是把道理说清楚。议事说理必须准确,深刻,谨严,周密。议事说理的优劣与平时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有关。要对生活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观察,以生活为师,向生活学习。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后,下笔时才能“眼处心生句自神”。而且这感受应是独特的,“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在考场作文中,议事说理的优劣还与选择的立论角度有关。对一个材料来说,往往可从多个角度来看;对一个话题来说,往往可有多个切人点或侧面。但不管选择那一个侧面作为写作角度,这个侧面必须能展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其次是选择自己比较好把握的。议事说理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文章的立意才能深刻。如果不对所议的事理做一番深入探究,即使进行了多角度思维,也不能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点,或者即使是自己熟悉的角度,有话可说,也必然难以说得深刻。

例如,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老师布置学生写随笔以示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随笔《最后的“作品”》,选择了茅盾在“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角度,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看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文章深情赞扬这位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

洞烛幽微,是形容议事说理见微知著、深刻透彻、丝丝人扣、鞭辟入里,形容记叙描写笔触纤细、刻画精微、独辟蹊径、情激纸背,它凭靠作者对生活的理性审察,对现实的近距观照,对人性的细心洞察。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话题指向明确,应紧扣“选择”和“心灵”两个关键词构思立意。与绝大多数考生泛泛地谈“选择真理”“选择博爱”“选择正义”“选择伟大”“选择坚强”“选择奉献”“选择理智”“选择崇高”“选择真善美”“选择团队合作”等不同,个别考生善于洞烛幽微,从“选择”这个概念中读出了“放弃”的因素,于是反弹琵琶,对传统观点大胆质疑,深入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湖南一考生写《放弃的智慧》,认为“放弃”其实是另一种更需要勇气和智慧的选择。该生洞察力、应变力极强,该文极富思辨色彩和说服力。

方法导引

一、平时训练思想方法和立意技巧。

刘勰《文心雕龙》说:“才之能通,必资晓术。”要想使文章才思通达,思想内容深刻而新颖,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一边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一边学习立意的技巧与方法。例如宋代有一个李秀才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上面依稀可见“开元”二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这枚铜钱当然就是唐代的了。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便对她说:“请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她接过铜钱,沉思少许,吟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围观者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夸小女孩才思敏捷,诗歌意义深远。一枚破铜钱,在别人看来,不管怎样观察,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这个女孩儿却以敏锐的感受力,运用联想,表现了一个深刻的思想——揭露不合理社会金钱万能的本质。

二、学会在立意时运用唯物辩证法。

从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以来,以辩证思想立意或充满思辨色彩的作文命题占一半以上,因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立意,应该是高中阶段以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情感和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话题作文的训练重点。在国外一些类似我国高考的考试中,其作文命题可谓哲学思辨味甚浓。如法国2005年高中毕业会考作文(三选一)文科题为: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经济科题为: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理科题为: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面对这类文题,倘若离开了一般的哲学原理,怎么做得来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行文1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