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第六周)» 正文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第六周)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913

概要: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第六周) 教学目的:1、 认识分解论点的使用要求。2、 探讨分解论点的方法。3、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教学过程:一、 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例一: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2、分得开例二:(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3、排得顺例三:(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二、 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A、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yin的品质。b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c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第六周),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第六周)

 

教学目的:

1、 认识分解论点的使用要求。

2、 探讨分解论点的方法。

3、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1、扣得住

例一:

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

(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

(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

(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得开

例二:

(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

(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排得顺

例三: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二、 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

A、并列式分解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yin的品质。

b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练习1:学会宽容。

(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

(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练习1、去恶从善

1、去恶从善应从小事做起。

2、去恶从善应有明确的是非观。

3、去恶从善需要足够的勇气。

练习2: 开拓

(1)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研发或改进工作,抢抓机遇赢得先机。

(2)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生产经营具有超前意识。

(3)敢为天下先,尝试别人没做过的事。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

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3:爱: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a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高三语文“高考作文备考必读”学案2(第五周)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