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 正文

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

[10-18 21:03:12]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148

概要: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一、 注意整体意义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整体意义。要根据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意义去理解。如1.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07北京卷)2.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07江西卷)上面各例,都是没有注意到成语的整体意义而造成误用。例1中的“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从语法上来说,也不能作定语修饰“花蕾”,应改为“含苞待放”。例2中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乱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该句中误作“休息”用,属望文生义。二、注意形似神异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另一类是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

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

一、 注意整体意义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整体意义。要根据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不要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而要透过字面从整体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语素,更要注意其古义,不要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意义去理解。如

1.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07北京卷)

2.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07江西卷)

上面各例,都是没有注意到成语的整体意义而造成误用。例1中的“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从语法上来说,也不能作定语修饰“花蕾”,应改为“含苞待放”。例2中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乱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该句中误作“休息”用,属望文生义。

二、注意形似神异

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起来,它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和“一蹴而就”,“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等等。另一类是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和“拭目以待”,“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一笔抹杀”和“一笔勾销”等。这两类成语极易混淆,应多多比较,清楚地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如:

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07年江西卷)

例中“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易与“不由自主”混淆,“情不自禁”重在控制感情上,而“不由自主”重在控制动作上。

三、 注意感情色彩

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明晰。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辨别正误,恰当运用。如

1.在今年的 “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07全国卷II)

2.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07全国卷I)

上例1中的“凤毛麟角”意为“珍贵而稀有的事物”,不能形容“几个不自觉者”,感情色彩不当。例2中的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属贬义词,用在此处褒贬失当或称为感情色彩不合。

四、注意适用对象

每个成语都有比较确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因成语和对象之间的错位而误用。如:

1.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07山东卷)

2.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jiao融。(07湖南卷)

3.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07安徽卷)

上例1 中的“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在拿钱来资助别人,而句中指食客为自己花钱大方,使用对象错误;例2中的的“水乳jiao融”的意思是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而句中指的是“画面的各部分”,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浑然一体”。例3中“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本句中用来补充说明“手机作用的发挥”属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淋漓尽致”。

五、注意语法逻辑

有些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其与整个句子前后的语法关系,从成分是否搭配,语序是否正确、表意是否明确、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精炼等方面来辨别成语的正误。如:

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07辽宁卷)

上例中的“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道理充足,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形容确凿,不容怀疑,该句中本是想强调在古代,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怀疑,可原句在“无可置疑”前加了“不应”,意思就表达反了。

六、注意语境要求

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注意语境要求就是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别它们内在的关联、照应、衔接、过渡等是否有问题。如: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07全国卷II)

上面例中的“间不容发”一是指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二是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此处应是指时间紧迫,不能拖延,应改为“刻不容缓”。

[1] [2]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易混成语字形比较
《成语辨误的九个注意点》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