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概要: 目前,中小学的升学压力比较大。为了应付考试,许多老师忙于演算大量的习题,把一些语文活动压缩掉了。所以现在很多中学的语文活动少,其实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我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及早从应试型教育转向能力型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在初中第五册的教学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搞 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里我着重谈一下第六单元课剧的改编和演出活动的情况及带给语文老师的启示。 这次活动,我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编写剧本的要求,在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要改编的篇目,利用两节的作文时间讨论编写剧本,在改编过程中我随时巡视、答疑。我看到同学改编的积极性很高,为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争得面红耳赤。由于他们兴趣大,改编的速度很快,下课时,所有小组都基本完稿。我收回后对他们的作品一一批改,在批改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成绩。他们在选材中,几乎涉猎了初中教材中所有的小说,有的还将散文进行了改编。而且他们能够大胆创新,
一次课本剧的演出及启示,标签:课本剧大全,http://www.wenxue9.com 目前,中小学的升学压力比较大。为了应付考试,许多老师忙于演算大量的习题,把一些语文活动压缩掉了。所以现在很多中学的语文活动少,其实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我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及早从应试型教育转向能力型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在初中第五册的教学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搞 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里我着重谈一下第六单元课剧的改编和演出活动的情况及带给语文老师的启示。
这次活动,我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编写剧本的要求,在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要改编的篇目,利用两节的作文时间讨论编写剧本,在改编过程中我随时巡视、答疑。我看到同学改编的积极性很高,为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争得面红耳赤。由于他们兴趣大,改编的速度很快,下课时,所有小组都基本完稿。我收回后对他们的作品一一批改,在批改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的成绩。他们在选材中,几乎涉猎了初中教材中所有的小说,有的还将散文进行了改编。而且他们能够大胆创新,剧本中语言生动形象,能够用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但也暴露了剧本中不足之处,如有的学生对戏剧的特点了解不深入,场次转换频繁,有的剧本只靠场外旁白提示剧本内容,剧中人物对话苍白、无力。对这些不足,我在评讲时都及时指出。
剧本写好后,我就组织学生排练、演出,要求把剧本内容高质量地表现出来。在一周的排练过程中,学生认真严肃,甚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校练习表演。第二周的作文课上就组织学生表演。全班十个组,都准备得认真细致,连道具都精心准备,可见他们用心良苦。
演出开始了,同学们都沉浸在剧本创设的氛围当中,他们时而拍掌大笑,时而热泪盈眶,热烈地为参加演出的同学祝贺。演出的同学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变色龙》这个剧组的同学对侍从叶尔德林加大了刻画的笔墨,当奥楚蔑洛夫斥责群众时,他也不时加进去风趣地附合的几句台词,这样不仅突出了奥楚蔑洛夫的善变性格,而且更加突出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猖狂,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的兴趣。
《这不是一颗流星》剧组的演出也很出色,他们用音乐和朗诵渲染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把小浩波善良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展现出来,由于他们精心设计的剧情,适当的道具,再加上这动人的朗诵,使在场的同学被深深打动,许多同学眼中都含着热泪。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欢乐,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启示,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语文活动的必要性。
首先开展活动改变 了师生对语文学习的陈旧观念
许多老师和学生往往认为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会认一些字,会解一些词,会写一些常用的文章,在语文考试时靠记忆背诵得一些分。其实,语文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理想的境界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展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极大地得到加强和提高,无疑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次开展活动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这次演出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会写剧本,而且要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娶运用朗读等口头表达技巧。同时要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才能表演得恰当,这就要分析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疑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第三开展活动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增强语文学习的动力及兴趣
学生在改编和表演剧本时,会发现许多问题,他们积极向老师求教,对老师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这样自然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活动改变了旧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相长
在活动中,老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板起面孔授课的先生,而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随时可以给学生以帮助的拐杖,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学生不再对教师敬而远之,而是与老师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师生在活动中都感受到了愉悦,语文的学习也不再是沉重的负担 了。
叶圣陶曾经说过:“虽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又说:“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咱们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样应该同样看重,都要让他们受到最好的训练。”叶老的话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具体方法,而育才中学提倡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法又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样板,语文活动就是很好的练习方式,语文教师就应该放开手脚,多搞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