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戏曲教学答柴学者俊为的"不可理喻"» 正文

答柴学者俊为的"不可理喻"

[01-18 18:03:3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戏曲教学   阅读:8887

概要:今年春,我给一个叫"戏曲大观"的网页投去了我们主页上"论文部分"的那篇文章--"江山如画宏图展",这一是为了鼓励网上不多的戏曲网页,二是为了参加"戏曲大观"中"关于样板戏的争论"的栏目讨论。但是,结果却引发了笔墨官司。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月10日我发去前面提到的大字报,3月2日一位署名"神人"的网客在 BBS上贴了一个帖子,其中语焉不详地提了一下样板戏,似乎是应该宽容地看问题一类的言辞。不知为何语焉不详,也许是发帖中遇到什么技术问题,抑或有人破坏。但是即使如此语焉不详,即使如此寥寥数言,甚至也不见得"神人"先生的话题就针对音乐大字报,有一个叫柴俊为的学者就简直要不行了,磨刀霍霍地上场了。至于柴学者俊为的情况,大家可以去"戏曲大观"一游,基本就了然了。网址是:http://www.fortunecity.com/marina/forshore/167/index.html他在这个主页里设了不少"坛&q

答柴学者俊为的"不可理喻",标签:戏曲教学大全,http://www.wenxue9.com

今年春,我给一个叫"戏曲大观"的网页投去了我们主页上"论文部分"的那篇文章--"江山如画宏图展",这一是为了鼓励网上不多的戏曲网页,二是为了参加"戏曲大观"中"关于样板戏的争论"的栏目讨论。但是,结果却引发了笔墨官司。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月10日我发去前面提到的大字报,3月2日一位署名"神人"的网客在 BBS上贴了一个帖子,其中语焉不详地提了一下样板戏,似乎是应该宽容地看问题一类的言辞。不知为何语焉不详,也许是发帖中遇到什么技术问题,抑或有人破坏。但是即使如此语焉不详,即使如此寥寥数言,甚至也不见得"神人"先生的话题就针对音乐大字报,有一个叫柴俊为的学者就简直要不行了,磨刀霍霍地上场了。至于柴学者俊为的情况,大家可以去"戏曲大观"一游,基本就了然了。网址是:http://www.fortunecity.com/marina/forshore/167/index.html

  他在这个主页里设了不少"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指点剧坛"。

  我以为柴学者俊为那么颠倒是非,那么丧心病狂,与另外一篇文章也很有关系。那就是《杜鹃山》中扮演柯湘的杨春霞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我与现代京剧》。柴学者俊为是不满杨春霞同志的健在,不但健在而且还年轻,不但年轻而且还能写文章做史证。这样,他的痴人说梦很快就会站不住脚,他的所谓"学术理论"马上就要散架。因此,就有了他的《忠告杨春霞》,以期亡羊补牢,还要狐假虎威,借刀杀人。为了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整个事实的情况。下面先从杨春霞同志的文章开始。 

          《我与现代京剧》
           文:杨春霞

  我第一次主演现代戏是在1964年,这之前我刚随中国艺术团完成了历时半年的出访西欧六国的任务,回到上海才知道北京正在举行全国现代京剧会演。我那时的工作单位上海青年京剧团紧跟形势,马上决定把海政话剧团的《海防线上》改编为京剧《飒爽英姿》,由我担任剧中女主角--民兵连长巧姑。接着就是下海岛体验生活,又出海又打靶,以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一个吃了半年黄油面包演了半年传统戏少女的我,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女民兵连长。一个月的下基层生活,二个月的排练,戏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今天我除了能拿出几张当时演出时的黑白剧照外,手边未能留下这出戏的任何音像资料。我的现代戏处女作就这样在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寂静中消失了。

  1971年5月的一个周六,一个电话打乱了我们一家三口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我被中央一纸调令召到北京排练《杜鹃山》。通知来得如此突然,使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搭上飞往北京的航程。演员这个职业走南闯北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就我而言,这次北上是我人生、艺术道路的一个转折,这样的一个转折是后来在《杜鹃山》成功后才慢慢地领悟到的;当时上飞机时我没有丝毫这样的感觉--此行将改变我的一生。

  今天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是整个创作的结果,而很少有人了解它的过程。事实上从我们剧组到井冈山体验生活开始,整个戏的排练过程是极其紧张和严肃的,剧组里的每个同志几乎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排练,夜以继日,没有假日没有休息,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北京工人俱乐部的舞台上度过。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每一段念白、每一个音符都是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就这样我们封闭式地排练了一年多,崭新的《杜鹃山》一炮打响!随着电影在全国放映,我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那个单调的生活年代,柯湘的发型成了女青年追逐的时髦,走在街上我成了人们围观的对象,随处都可以看到我的剧照……我得到了一个演员极为向往的东西--名。

  1994年我第一次去台湾演出,唱的是《乱云飞》。1993年、1997年我两次去美国唱的是《家住安源》。这些年来不管我走到老区还是特区,人门对这些唱段的钟爱令我感动不已。《杜鹃山》把我从人间抬到了天堂,《杜鹃山》也把我从天上拉回到人间;《杜鹃山》让我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杜鹃山》让我没有虚度此生。

  今年9月,一些现代戏的唱段 (注:原文如此),这些唱段的首唱童祥苓、马长礼、李炳淑、李光、李崇善等同志和我有机会把这些《往日的歌》再次奉献给观众。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了2 年,人的青春无法留注,但植根于人民的艺术精品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原载《光明日报》)    

           《忠告杨春霞》 
            文:柴俊为

  因为主演杜鹃山,杨春霞在"文革"结束后,曾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同时有关她的风言风语也不一而足。她最近在《我与现代京剧》一文中说"《杜鹃山》让我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大概就是指这段经历。

   我读书的时候,每周末都上王祖鸿老师家去听他聊戏。有一次,我去以前,春霞女士的爱人刚去看过王老师。老师自然提起春霞女士的近况,我们都为她不平。演员有什么错呢?纵然在那种极左文艺思潮中浸润得多一点,只要提高认识,完全可以开始新的艺术生活。然而,时隔十几年,读到春霞女士的回忆文字,竟称"样板戏"是"植根于人民的艺术精品",预言它们"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这是我在当时万万想不到的!

  过去,对文艺作品的评价离不开政治,明明与政治无关的也要东拉西扯地挂起钩来。今天,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从这种僵化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了,但是,有些人似乎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像样板戏以及《杜鹃山》这些根据样板戏模式创作的"现代京剧",明明强调是"为政治服务"的,也是按严格的政治标准创作的,并且动用了不正常的政治手段"炒"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品,到了有些人嘴里居然成了"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劳动成果","与当时的政治无关"。这真是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春霞女士在她的文章中称《杜鹃山》让"我得到了一个演员极为向往的东西--名",我想,一个演员如果因此就忘记了"样板戏"作为"文革"文化的一大代表造成了怎样万马齐暗的局面,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多么严重的破坏和断层,其精神境界是不是也太低了?

[1] [2] [3] [4]  下一页


Tag:戏曲教学戏曲教学大全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戏曲教学


上一篇:江山如画宏图展--从京剧革命看新中国的文化抱负
《答柴学者俊为的"不可理喻"》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