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相关知识补充1、关于“七八月之间旱”:这里的七八月,用的是周历。周朝历法,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所以周历的七八月,即夏历的五六月。2、虚词连用:可以保民乎哉?/古之人所以大过于人者无他焉/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善推其所为而已矣/3、虚词积累【之】臣闻之胡龁曰/(起衬音作用)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的标志)牛何之?/然後驱而之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动词,“到”,“往”)舍之!/以羊易之//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代词)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无异地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君子之于禽兽也//故民之从之也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今也制民之产///此其为餍足之道也///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结构助词)【也】故以羊易之也(加强肯定语气)【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有复于王者曰/于我心有戚戚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今王鼓乐于此//(都用作介词,意思分别为:对于、向、在、对于、在)【则】则王许之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标签:高中同步辅导,http://www.wenxue9.com
三、相关知识补充
1、关于“七八月之间旱”:这里的七八月,用的是周历。周朝历法,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所以周历的七八月,即夏历的五六月。
2、虚词连用:可以保民乎哉?/古之人所以大过于人者无他焉/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3、虚词积累
【之】
臣闻之胡龁曰/(起衬音作用)
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的标志)
牛何之?/然後驱而之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动词,“到”,“往”)
舍之!/以羊易之//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代词)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无异地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君子之于禽兽也//故民之从之也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今也制民之产///此其为餍足之道也///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结构助词)
【也】故以羊易之也(加强肯定语气)
【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有复于王者曰/于我心有戚戚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今王鼓乐于此//(都用作介词,意思分别为:对于、向、在、对于、在)
【则】则王许之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连词,“那么”)
【恶】彼恶知之?/天下恶乎定?////(疑问副词,怎么)
【为】吾不为是也。/(介词,为了)
【与】其妻问所与饮食者///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孰能与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介词,和、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表句末疑问语气)
【今】今王鼓乐於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表假设)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表现在)
【焉】则牛羊何择焉?/为不用力焉/(句末语气词)
【故】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连词,所以)
【以】无以,则王乎?/(通“已”,停止)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的办法)
挟太山以超北海/(表两个动词短语的连接)
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介词,带有自己的宾语“是”,可以译为“因为”)
以一服八/(介词,用)
【诸】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于”或“之乎”的音义合词)
4、课后练习解析
一、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熟读或背诵课文,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唯一一个的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四篇课文,因而也带有一定的复习性质。参考答案:1/“卒”通“猝”,突然。2/“由”通“犹”,犹如,好象。3/“或”通“惑”,迷惑。4/“说”通“悦”,喜悦,高兴。5/“盖”通“盍”,何不。6/“田”通“畋”,打猎。
三、文言翻译,既可以检查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又可以养成动笔的好习惯,而且,这里的题目还具有单元复习的特点。
1/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
2/其中一个人聚精会神,一心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3/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它(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呢。
4/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都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究礼义呢?
5/我并不是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流行)乐曲罢了。
6/我们的大王大概很健康吧,(不然),怎么能够击鼓奏乐呢?
四、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和常用成语加以整理,并注意这些名言警句的形式、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以加深记忆,积累词汇。例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君子远庖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察秋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与民同乐——油然作云——沛然作雨——水之就下——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心有旁骛)——引领而望(引颈而望)——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曝十寒)。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上一篇:齐人有一妻一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