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鲁迅一生都对传统文化持严肃批判的态度,但鲁迅走上“绝望的抗战”道路与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精神有着某种联系,甚至可以说他的绝望的抗战正是“佛、道对人生的参悟与儒家的入世精神二者经过改造以后的有机结合”。在孔孟的人生哲学中,“走”也是一个重大的命题,这个字非常容易引起我们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联想,这“走”的精神已经深深地渗入鲁迅的人生哲学之中,尽管他对儒家思想多有摒弃。 《野草》可说是鲁迅对其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其中的“过客”就是一个梦醒之后无路可走却不停奔走着的形象。他衣衫褴褛、状态困顿,却很倔强:“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我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前面!”“过客”一直在走着,而且当老翁劝他“回转去”时,他又是多么的决绝:“我憎恶他们,我不转回去!”“在‘过客’看来,世界是一个不真实的虚妄的存在,全部实在的意义都凝聚在自身的行动中,生命意志向人们展示的正是奔走中形成的抗争情绪和创造情绪。”“过客意识”正好为我们理解“走”的内蕴打开了一条理性的通道,我们渐渐地发现,“走”不仅
《故乡》关键词细读,标签:九年级上同步学习,http://www.wenxue9.com
鲁迅一生都对传统文化持严肃批判的态度,但鲁迅走上“绝望的抗战”道路与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精神有着某种联系,甚至可以说他的绝望的抗战正是“佛、道对人生的参悟与儒家的入世精神二者经过改造以后的有机结合”。在孔孟的人生哲学中,“走”也是一个重大的命题,这个字非常容易引起我们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联想,这“走”的精神已经深深地渗入鲁迅的人生哲学之中,尽管他对儒家思想多有摒弃。
《野草》可说是鲁迅对其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其中的“过客”就是一个梦醒之后无路可走却不停奔走着的形象。他衣衫褴褛、状态困顿,却很倔强:“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我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前面!”“过客”一直在走着,而且当老翁劝他“回转去”时,他又是多么的决绝:“我憎恶他们,我不转回去!”“在‘过客’看来,世界是一个不真实的虚妄的存在,全部实在的意义都凝聚在自身的行动中,生命意志向人们展示的正是奔走中形成的抗争情绪和创造情绪。”“过客意识”正好为我们理解“走”的内蕴打开了一条理性的通道,我们渐渐地发现,“走”不仅仅是《故乡》一文的关键词,其实以“归乡——离乡”为线索的鲁迅其他小说中,我们也会读到鲜明的“走”的意象: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祝福》)
“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爽快。”(《在酒楼上》)
“我的心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孤独者》)
早于《故乡》创作的诗歌《自题小像》或许已经透露“走”这种精神的端倪: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上一页 [1] [2]
Tag:九年级上同步辅导,九年级上同步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九年级上同步辅导
上一篇:对《故乡》主题的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