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诗词赏析影视改编与文学的博弈» 正文

影视改编与文学的博弈

[01-17 13:54: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诗词赏析   阅读:8543

概要:作者:佚名经典文艺名著改编为影视戏剧的作品早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形成了一种创作风气,其中有对古代传统经典名著的改编,有对近现代优秀经典名著的改编,也有对当代红色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的改编。改编式的文艺创作,是当前文艺创作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在数量及影响上都相当可观。本来,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改编也是创新,是对原作品的弘扬和发展,这无可非议的。但近年来社会舆论却对一些影视戏剧的改编作品,总是存在很大争议,一些改编后的作品不大为受众和专家所接受,有的甚至被批评和被否定;而另一方面,改编者对优秀作品和红色经典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例如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颠覆了原著,或发生对原著侵权并引起版权纠纷,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影视改编这项工作似乎真的很难,它在某种角度上说是影视与文学两种艺术的博弈。对原著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影视艺术本身有多大的空间?我们看到的是锐意创新的新《三国》被骂了,而标榜忠实原著的新《红楼梦》也没得到多少认可。影视改编究竟该怎么做,让我们听听那些改编者的声音。编剧,在原著精神上延伸记者:你和杨

影视改编与文学的博弈,标签: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http://www.wenxue9.com

  作者:佚名

  经典文艺名著改编为影视戏剧的作品早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形成了一种创作风气,其中有对古代传统经典名著的改编,有对近现代优秀经典名著的改编,也有对当代红色经典名著和优秀作品的改编。改编式的文艺创作,是当前文艺创作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在数量及影响上都相当可观。

  本来,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改编也是创新,是对原作品的弘扬和发展,这无可非议的。但近年来社会舆论却对一些影视戏剧的改编作品,总是存在很大争议,一些改编后的作品不大为受众和专家所接受,有的甚至被批评和被否定;而另一方面,改编者对优秀作品和红色经典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例如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颠覆了原著,或发生对原著侵权并引起版权纠纷,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

  影视改编这项工作似乎真的很难,它在某种角度上说是影视与文学两种艺术的博弈。对原著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影视艺术本身有多大的空间?我们看到的是锐意创新的新《三国》被骂了,而标榜忠实原著的新《红楼梦》也没得到多少认可。影视改编究竟该怎么做,让我们听听那些改编者的声音。

  编剧,在原著精神上延伸

  记者:你和杨国强编剧的电视剧《茶馆》最近播出后获得了很多好评。原作者老舍先生将老北京底层平民日常生活进行了细密的编织,透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展示了老北京社会的三教九流,世间百态,保持了他早期小说的特点。写小说与编剧本这两门“手艺”有何异同?

  叶广芩:写小说和编剧本完全是操两种语言,但是我觉得一个好小说家必定会成为一个好编剧。老舍先生,那是一个写小说的高手,是驾驭语言能力的大师,所以后来他写的话剧《茶馆》、《龙须沟》这些剧本才那么脍炙人口,如果没有小说的根底,单纯地靠编剧是达不到这种语言上的效果的。

  一些好的电影大多是从好小说改编过来的,比如大家都爱看的《手机》、《雍正王朝》以及颇受观众称赞的优秀电视剧《潜伏》也都是从小说改编过来的,所以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当然,一部小说只有内涵是厚重的,情节是经得起推敲的,能够扣人心弦的,才能改编成好的影视剧。这样,从小说改编来的影视作品基本上具备了内涵、情节和语言这几方面的优势,因此就更为大家看好。

  记者:3个小时的话剧剧本改编成39集的电视剧,其中加入了大量的故事和人物,你怎样把握改编的火候?怎样保证忠于原著?

  叶广芩:《茶馆》原作是一个舞台的表现形式,它的语言有丰富的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驰骋的空间,比如两个逃兵娶一个媳妇儿,在话剧舞台上只是一个言辞,而电视剧就完全有能力,把两个逃兵怎么娶媳妇儿的过程演绎出来,这不是脱离开原著,而是根据原著的延伸。同样,太监娶媳妇儿,太监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个《茶馆》里也没有表现出来,康顺子到了太监家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也没有表现,电视剧都可以做出这种弥补,而这种弥补又是根据原著精神的弥补。

  很多加进去的情节,都在老舍其他作品里出现过,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写《茶馆》剧本的准备工作我用了很长的时间,首先我把《老舍全集》通读了一遍,写作起来就很顺手,结果准备时间大概是十分之八,写作起来只用了十分之二。除了老舍作品,我个人的老北京经历也可以放进来,比如松二爷和他唱旦角的儿子那种八旗子弟的生活状况,对我来说都是不陌生的。

  记者:现在的很多影视改编为人所诟病,原因在于改编后的作品跟原作相差较大。你编《茶馆》追求怎样的效果,改编的原则是什么?

  叶广芩:北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我的改编要尽力呈现已经存留不多的老北京风情。我的原则是,首先要尊重老舍对老北京人的理解;第二,一定要京腔京韵,不要弄得不伦不类。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北京题材电视剧,演员不会说北京话,表演也很过。《茶馆》播出后,我看了几集,觉得导演何群尊重剧作,基本上体现了老北京的韵味,火候把握得也很好,同时演员的表演也都很到位,比如张秀英演得非常好,陈宝国一向演专横跋扈的角色,这次来演一个小掌柜,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看了几集以后我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他也可以演这种小人物。惟一让我感到不足的是情节还不够抓人,有点松。

  优秀改编是一种创造

  记者:你的很多作品都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比如《康熙王朝》和前一段时间播出的《三国》,对“优秀影视作品大多源于文学”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朱苏进:你说得对,许多优秀影视作品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但并非最好的影视就一定根据最好的小说改编,因为优秀影视作品也有原创性的,中外不乏其例。一种最好也未必能转化为另一种最好。而且,最好的影视也可以根据不太好的小说改编,因为优秀改编实际上是创造。

  任何样式的艺术,其实都有相通处。这种相通主要表现为一种诗意,一种难言的美,而这诗与美较多存在于文学中。文学特别是小说经常表现人的生存境遇(即哲思),人的心灵状态(即情感),还有人的独特命运(即故事性),这就为影视改编提供相当理想的资源了。

  但我想说,最好的小说恰恰也有抗拒改编的特性,因为它有惟一性。对它的任何改编常常意味着贬值,意味着钟情者的不满。只举一个例子,中国最优秀的小说应该是《红楼梦》,它可以被无数次改编成影视,但每次改编都是从它的丰富中取饮一瓢,而且经常是较浅的那一瓢。比如把那个难言的梦改编成宝黛爱情故事。我们捞不出水里月亮,因为它天然抗拒。

  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你以军旅小说《射天狼》、《醉太平》获得文学界的认可,90年代为谢晋写成电影《鸦片战争》剧本。在这种文学与影视创作的“两栖”经历之后,你对文学、影视各自的艺术特质怎么理解?

  朱苏进:我的理解是,文学与影视相通处很多,但造就它们的恰恰是两者的个性,恰恰是不相通处。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学是一对一的,即一个人写,另一个人看。写的人是一个个体,看的是另一个个体,伴随他的只有一盏灯一杯茶一个热被窝。影视则是一个群体做,另外一个更大的群体看。文学寻求其实不是读者而是知音,但影视的商品属性则决定了支撑着它必须是票房,必须是观众(尽管其间优秀者完全可进入诗境)。顺便说一下,说影视具有商品性并不贬低它,就像说它是艺术也并不抬高它一样。

  但我不太同意这样一句话,即: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首先,艺术的母亲是人生而不是另外一种艺术。再者,这种思维方法意味着各种艺术之间有高下美俗之分,有长幼嫡庶亲疏之别,这不公平,而且违背艺术性灵。顺着这种思维方法延伸下去,很容易得到这样感觉,即文学者比影视者更高明甚至更高尚、更有价值。我改编了你并不意味着你诞生了我,或者你就是我主子。一切美好都有本质上的亲情,爱是相通的。(来源:中国网)


Tag:诗词赏析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诗词赏析


上一篇:无羁的风
《影视改编与文学的博弈》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