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物理教学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新课改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备课策略»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备课策略

[03-22 23:16:36]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物理新课改   阅读:8730

概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备课策略教学备课策略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一、备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模块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即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备课策略,标签:高中新课改,http://www.wenxue9.com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备课策略
  教学备课策略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备物理课程标准

  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模块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即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认识图象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即与数学公式相比,图象法显得直观、形象、生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让人一目了然。

  二、备物理教材

  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把握课程框架结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如《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两个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备物理教材,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1)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2)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3)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新教材中的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就是难点;(4)能力点,指课文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

  备物理教材,要精读教材,协调好“七个”关系:(1)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即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2)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的关系。即要以传递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重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3)物理事实和物理原理的关系。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事实材料和物理基本原理,它们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做到物理原理统率物理事实材料,物理事实说明物理原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4)课文、实验的关系。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科学探究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各探究要素意义的认识,都是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5)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非重点,全面而又重点地进行教学;(6)适度与非适度的关系。即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广度、深度和一定的高度,做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教法和学法的关系。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想学”,会思考,会做人。

  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钻研教材,更要超越教材,灵活运用,随时关注生活,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只有把自己变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www.wenxue9.com
  三、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支撑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还缺乏哪些知识和经验?(2)学生有什么物理学习的“需要”?这些需要与知识之间有何联系?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它们?(3)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技能?(4)学生有哪些物理兴趣、爱好亟待激发,以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动机?(5)学生对哪些物理知识能够自己学会?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6)学生具有了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7)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总之,在新课程备课过程中,真正做到在备课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学生的发展,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备物理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物理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物理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广泛利用以下物理课程资源。

  1.媒体信息

  媒体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物理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和利用物理媒体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生活信息

  重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新型电器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等。

[1] [2]  下一页


Tag:高中物理新课改高中新课改物理教学 - 高中物理 - 高中物理新课改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物理教学的措施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