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生物教学教改课改基于活动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事件分析» 正文

基于活动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事件分析

[03-23 14:59:34]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教改课改   阅读:8553

概要:具体主题2、减数分裂的过程课时主题2、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教学主题2、受精过程、伦理问题探讨三、高中生物新课程问题化教学事件分析高中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内容问题化为框架、面向过程,而教师日常备课的教学设计线索却是从教学内容知识点出发的,主要依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来选择资源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在设计层次难以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沟通互换,教学设计实践需要一个能有效体现以活动为单位的学科教学设计思想的事件线索。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三方面协同活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加涅描述了他称之为学习过程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八个重要而有序的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是:警觉、预期、恢复工作记忆、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接受与反应、强化和提示提取。在教学中,学生的内部过程与外部条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加涅由这八个内部过程推导出相对应的促进学习的九项外部教学活动――教学事件,分别是: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激发动机、刺激回忆先前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

基于活动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事件分析,标签:生物教改,生物课改,http://www.wenxue9.com
        具体主题2、减数分裂的过程
课时主题2、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教学主题2、受精过程、伦理问题探讨

三、高中生物新课程问题化教学事件分析

高中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内容问题化为框架、面向过程,而教师日常备课的教学设计线索却是从教学内容知识点出发的,主要依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来选择资源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在设计层次难以有效实现“教”与“学”的沟通互换,教学设计实践需要一个能有效体现以活动为单位的学科教学设计思想的事件线索。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三方面协同活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加涅描述了他称之为学习过程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八个重要而有序的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是:警觉、预期、恢复工作记忆、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接受与反应、强化和提示提取。在教学中,学生的内部过程与外部条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加涅由这八个内部过程推导出相对应的促进学习的九项外部教学活动――教学事件,分别是: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激发动机、刺激回忆先前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对应强化)、评价行为(对应强化)和促进保持和迁移。这九个教学事件依次呈现,构成了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7]

www.wenxue9.com
加涅的学习内部过程与相应的外部教学事件科学地沟通了学与教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加涅的学习内部过程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信息加工顺序分析而得来的,学习是指向个体的,其基本理论假设是基于客观主义的,因而也决定了这些教学事件是支持“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的,在新课程“以活动为单位”、“以学为中心”、“面向学习过程”的问题化教学设计中,直接运用这些教学事件话语就难免无的放矢,或貌合神离、或顾此而言它。

通过对各层次教学活动的事件线索的考察与分析,尤其是对几十个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案例的考察与分析,结合一年多来的听课与调查访谈信息,使用当前的理论与实践中的话语范畴,基于问题化活动,我们归纳总结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问题化教学事件,分别是:补习前需知识与技能、创设问题情境、告知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过程、提供学习资源、给予学习支持、组织交流合作、促进记忆与迁移、学习评价。这九个教学事件在不同层次、不同任务活动中不一定全部出场,也不一定是同样的顺序出场,但总的事件框架是相似的,构成与不同层次活动的对应关系,基于活动的“教”与“学”可以在各层次之间、在同一层次内部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互换。各事件内容见表1。

表1.  高中生物新课程问题化教学事件框架分析 

教学事件

事件说明 

上一页  [1] [2] 


Tag:教改课改生物教改,生物课改生物教学 - 教改课改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