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课堂教学心理化初探» 正文

历史课堂教学心理化初探

[03-23 17:50:1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阅读:8413

概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曾经极度盛行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即以分数、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学校,而忽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观所取代。当然素质教育观并非是一个新观念,但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并不全面。认为使学生掌握了各种知识、才艺就等于实现了素质教育。事实远非如此。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总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环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高峰期,首先,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会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其次,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使得这一时期的心理健

历史课堂教学心理化初探,标签:高中历史论文,历史小论文,http://www.wenxue9.com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曾经极度盛行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即以分数、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学校,而忽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观所取代。当然素质教育观并非是一个新观念,但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并不全面。认为使学生掌握了各种知识、才艺就等于实现了素质教育。事实远非如此。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总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环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高峰期,首先,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会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其次,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使得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
  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独立获取、运用新知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这是一个交往频繁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团结的意识和民主平等的意识;这是一个生存困难的时代,需要人们学会生存,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他人有信任感,对自己有接纳感。由此可见,未来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既不能让社会取消竞争,也不能退回到田园生活的时代,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帮助中学生以安宁平静的心态来迎接和适应这种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浪潮。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我们祖国的明天,他们的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兴衰。而对他们进行素质培养的关键是在学校除,除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丰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更应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有关中学生自杀、同学间打架致死、自己离家出走的报道屡见不鲜。尤其去年关于一位无锡女中学生郑蓉蓉为救身患肝癌的父亲而自杀的事件,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深思。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无关系。据有关人士对在校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中学生中心理健康状况好的”占27.8%,“一般,多少有点问题”的占64.8%,“较差”的占7.4%。其中学生认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考试压力比较大”、“情绪不稳定”,其比例分别为52.9%、43.1%、48.1%、41.2%。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已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www.wenxue9.com   二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所谓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实际上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为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
  第一:用教师对学科的热情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段反映了教学中情感的作用。课堂教学的主体——人(教师与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课堂教学时,情感因素无处不在,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教师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和执着态度来感染学生,就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对所教学科和内容的情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其所教学科和内容的情感,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因此,每当我重新接手一个班级时,第一节历史课就是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价值和趣味。进而从学生知道但并不熟悉的地方史(家乡史)讲到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从学生喜爱的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讲到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学科的情感。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凭着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凭着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挚爱,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历史本身的魅力,引领着学生去结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不同个性的历史人物,去探究一件件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地从“学历史索然无味”的心态中走出来,去悦纳本就多姿多彩的历史课。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是获得知识的最强的动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采用情境激活法“把历史还给历史”,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殊“语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在上《五四爱国运动》时我就创设情境:“同学们,假如你们都生活在1919年,是一批血气方刚的北京青年爱国学生,听闻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后,决定于5月4日到天安门前演讲、游行示威,你们会喊出什么口号呢?”
  随后请几位平时喜欢表现的同学到讲台前面进行即时表演。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激活了课堂,增强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1] [2]  下一页


Tag: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论文,历史小论文历史教学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上一篇:高中历史论文:辛亥革命是一场早产的革命
《历史课堂教学心理化初探》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