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什么叫熟悉的生活?什么叫充分有效的准备?两个标准:一有细节,二有感悟。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中,很多语文老师提醒学生关注“汶川地震”,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材料。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18个,都不涉及“汶川地震”,当然说不过去;都是“汶川地震”,同样说不通。不直接涉及,并不意味着毫无干系。关注“汶川地震”很必要,这样一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国家大事,理应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情操更美好,意志更坚强。如是,即便作文题目没有直接涉及“地震”,当然也可以用好“地震”材料。不是吗?在“抗震救灾”中有多少动人事例呀。但是,如果用“汶川地震”来猜题押宝,那就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抗震救灾”,也窒息了学生作文构思的广阔空间。结果是,只有全国卷Ⅰ直接用了“抗震救灾”的材料。当然,这个命题没有谁还会说“难写”,但是考生就一定能写好吗?是啊,考前有多少老师,提供了多少关于这次地震的材料,让学生们去背,他们当然不会没得写,也难得再跑题。可是这就一定能写好吗?百万考生仍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写好的“关键”仍然在于“观察和体会”。一有细节,二有感悟,这才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我
高考作文备考的三个环节,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什么叫熟悉的生活?什么叫充分有效的准备?两个标准:一有细节,二有感悟。
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中,很多语文老师提醒学生关注“汶川地震”,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材料。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18个,都不涉及“汶川地震”,当然说不过去;都是“汶川地震”,同样说不通。不直接涉及,并不意味着毫无干系。关注“汶川地震”很必要,这样一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国家大事,理应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思想更深刻,感情更丰富,情操更美好,意志更坚强。如是,即便作文题目没有直接涉及“地震”,当然也可以用好“地震”材料。不是吗?在“抗震救灾”中有多少动人事例呀。但是,如果用“汶川地震”来猜题押宝,那就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抗震救灾”,也窒息了学生作文构思的广阔空间。
结果是,只有全国卷Ⅰ直接用了“抗震救灾”的材料。当然,这个命题没有谁还会说“难写”,但是考生就一定能写好吗?是啊,考前有多少老师,提供了多少关于这次地震的材料,让学生们去背,他们当然不会没得写,也难得再跑题。可是这就一定能写好吗?百万考生仍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写好的“关键”仍然在于“观察和体会”。一有细节,二有感悟,这才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
我们提倡: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品味,从而把高考作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说:写作是一项创造,在写作领域,没有立意、选材“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好或不好”的标准。前者,有意无意地桎梏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后者,旗帜鲜明地激励着学生的创造欲望。而写好的根本是: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又说:各类作文题目,从来就有着广阔天地,但是学生们的某种思维定式,往往封闭着写作的另一扇门。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识,任何作文题目,都不足以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学生写作的思维定式,主要存在于选材和立意两个方面。突破了单向思维的定式,开启思维的两扇大门,就可以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或者我们更可以这样认识:写作的根本要义,就是以自己思想的解放,开启读者思想的门扉。正如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必须重新思考”意味着:写作而不试图对题目重新思考,对读者毫无价值,对写者也毫无意义。而“重新思考”的本钱是“一有细节,二有感悟”。
构建联想和想象的桥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
有了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自己“立意和选材”的坐标点就不再空洞苍白,就有了盈盈绿意、盎然生机。如是,构建作文题目——对其立意选材的开放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与写作素材——既有充实细节又有充分感悟——之间的桥梁,就成了思维需要解决的课题。事实是,我们熟悉的素材与作文题目正面契合的机会并不多见,因此需要构建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桥梁。构建展开想象的桥梁,让我们熟悉的素材经由这座桥梁,向着作文题目张开双臂。作文的立意可以超逸,作文的素材可能出新,但作者对自己所有的超逸出新,都要承担责任,要让读者能够理解,能够接受——这既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构建展开想象的桥梁,就是这一份担当。
突破思维定式,靠的是“由小及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联想。我们这里要申明的是:突破思维定式,决不是对自己的联想不负责任。要使自己的联想被读者接受,需要构建思维的牢固桥梁。
桥梁,由此岸、彼岸两个桥墩和其间的梁架构成。构架通向联想的桥梁,也需要桥墩和梁架。作文题目就好比此岸的桥墩,联想的素材好比彼岸的桥墩,二者之间的联系就是梁架。这联系,实质是思维层面的,但要读者接受,也离不开语言层面的表达。
联想,本身就是创造赖以展开飞翔的翅膀;在综合展示才、学、识的作文竞逐的舞台上,当一般化的作文,因联想萎缩而黯淡失色时,思路开阔、富于联想、联想牢靠、联想巧妙的文章,当然也就更会显示创造性思维的光华。因此,构建通向联想的牢固桥梁,既是迎接读者、赢得掌声的舞台,也是自我建设、促进思维成长的平台。
上一页 [1] [2]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