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道时令,到春天就会来临。 ②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营之中,你再进去(见项王)。 ③表范围,只,仅仅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到了东城,(项羽身边)仅剩了二十八名骑兵。 ④表意外,竟然,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可是那些见识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的方法)来寻找(石钟山得名之由),自以为找到了它的真实原因。 (4)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曹刿说:“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入宫廷去见庄公。 55.内,读音一:nèi (1)名词 ①里面 少时,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不多会儿,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 ②皇宫,宫内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友。(《训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41—60),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道时令,到春天就会来临。
②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营之中,你再进去(见项王)。
③表范围,只,仅仅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到了东城,(项羽身边)仅剩了二十八名骑兵。
④表意外,竟然,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可是那些见识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的方法)来寻找(石钟山得名之由),自以为找到了它的真实原因。
(4)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曹刿说:“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入宫廷去见庄公。
55.内,读音一:nèi
(1)名词
①里面
少时,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不多会儿,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
②皇宫,宫内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不敢会友。(《训俭示康》)
——近来士大夫家庭,就如果不是按照宫内方法制造出来的,……不敢约会亲友。
③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内部订立法令制度,致力于农业生产。
④内心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现在您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却怀着犹豫不决的打算。
读音二:nà,通“纳”
动词
①让进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
③放进
内狼于囊。(《中山狼传》)
——把狼放进口袋里。
③接纳,收容
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
——(怀王)逃到了赵国,赵国不肯收容他。
④交纳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
——老百姓缴纳一千石粮食,就授官一级。
56.期,读音一:qī
(1)名词
①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约定的期限。
②日期,时候
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谁是到时候帮助我成就(殉国)大节的人?
(2)动词
①约会
与老人期,何后也?(《留侯世家》)
——和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落在后面?
②约定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孙膑》)
——约定说:“晚上看到(树下)点起火就一齐放箭。”
③期望,希望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察今》)
——好的宝剑是指望用它砍断东西,不是指望他一定是镆铘剑。
读音二:jī
名词。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