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对《春望》诗注释的一点异议» 正文

对《春望》诗注释的一点异议

[01-17 23:46:40]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阅读:8728

概要:王茹华 唐代诗人杜甫《春望》诗中有这样一句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几乎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都把“搔”的意思解释为“抓、挠”,因为《说文解字》上也是这样定义的。因此,这句诗就解释为“(因国破家亡诗人的愁越来越大)(以致)用手不停地去抓白头发,而白头发短得竟然连簪子都插不住了”。我认为这样解释有点牵强附会的味道,如果前一句是讲作者因愁而去做抓的动作,那么后一句为什么突然转到“浑欲不胜簪了呢?”谁能解释这其中的奥妙呢?我想如果把“搔”释为“束”的意思的话,“白头搔更短”就能说清“浑不胜簪”了,(即:把白头发束起来,可白头发短得竟然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这样意思也就连贯一些。这不是没理由的。 杜甫虽生于河南巩县,但祖籍湖北襄阳,与岳阳邻近,风俗习惯、方言土语难免不受祖父母的影响,加之杜甫从二十四岁开始仕游,前后三次漫游了吴越,而吴越正是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一带。这一时期的游历生活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湖南的岳阳妇女梳头常常叫“拢脑”,为何叫“拢脑”,就是说把没梳理好的杂乱的头发搔拢用绳子束起来。我国汉唐时代妇女有广泛流行盘挽高髻发型的习俗。如白居易在《长恨歌》

对《春望》诗注释的一点异议,标签:八年级上同步学习,http://www.wenxue9.com

王茹华
唐代诗人杜甫《春望》诗中有这样一句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几乎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都把“搔”的意思解释为“抓、挠”,因为《说文解字》上也是这样定义的。因此,这句诗就解释为“(因国破家亡诗人的愁越来越大)(以致)用手不停地去抓白头发,而白头发短得竟然连簪子都插不住了”。我认为这样解释有点牵强附会的味道,如果前一句是讲作者因愁而去做抓的动作,那么后一句为什么突然转到“浑欲不胜簪了呢?”谁能解释这其中的奥妙呢?我想如果把“搔”释为“束”的意思的话,“白头搔更短”就能说清“浑不胜簪”了,(即:把白头发束起来,可白头发短得竟然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这样意思也就连贯一些。这不是没理由的。
杜甫虽生于河南巩县,但祖籍湖北襄阳,与岳阳邻近,风俗习惯、方言土语难免不受祖父母的影响,加之杜甫从二十四岁开始仕游,前后三次漫游了吴越,而吴越正是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一带。这一时期的游历生活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湖南的岳阳妇女梳头常常叫“拢脑”,为何叫“拢脑”,就是说把没梳理好的杂乱的头发搔拢用绳子束起来。我国汉唐时代妇女有广泛流行盘挽高髻发型的习俗。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云髻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的诗句,所谓“云髻”自然是高挽于头顶的发髻,不将发束拢则无从挽髻,因此杜甫《春望》中的这两句诗用湖南岳阳的风俗来解释就顺理成章了。
解释古诗我认为不能千篇一律以书本为本,有时也必须联系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联系当时当地的民族习惯或习俗,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Tag: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上一篇:《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登飞来峰》
《对《春望》诗注释的一点异议》相关文章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