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辅导《石壕吏》的潜台词» 正文

《石壕吏》的潜台词

[01-17 23:46:28]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阅读:8721

概要: 《石壕吏》是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石壕吏》,老妇之应役也。丁男俱尽,役及老妇,哀哉!”这是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二)读诗后的感受。《石壕吏》以陕州(今河南陕县)东的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歌的语言主要采取老妇独白的形式,但是在独白的背后却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酷吏的“怒”、“呼”。 “你家男子哪去了?”这是老妇“出门看”时,差役气势汹汹的第一句问语。差役借“夜”的掩护,满以为可以抓到“男”丁,却不知其暴行早已闹得石壕村鸡犬不宁,连腿脚不灵便的“老翁”也“逾墙走”了。显然,“出门看”的老妇不是他们想“捉”的人,因而他们怒气冲冲,语言咄咄逼人。 “家中还有何人?”这是老妇叙说三个儿子的情况以后差役的又一逼问。老妇所叙的“三男”守邺城,两人已死一人性命难保的情况,并没有打动凶狠的差役,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在逼问下,老妇不得不进一步介绍在家的家庭成员孙儿和儿媳。同时指出“儿媳”之所以在家,是因为有吃奶的孩子,而且连一件好

《石壕吏》的潜台词,标签:八年级上同步学习,http://www.wenxue9.com

 

《石壕吏》是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石壕吏》,老妇之应役也。丁男俱尽,役及老妇,哀哉!”这是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二)读诗后的感受。《石壕吏》以陕州(今河南陕县)东的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歌的语言主要采取老妇独白的形式,但是在独白的背后却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酷吏的“怒”、“呼”。

    “你家男子哪去了?”这是老妇“出门看”时,差役气势汹汹的第一句问语。差役借“夜”的掩护,满以为可以抓到“男”丁,却不知其暴行早已闹得石壕村鸡犬不宁,连腿脚不灵便的“老翁”也“逾墙走”了。显然,“出门看”的老妇不是他们想“捉”的人,因而他们怒气冲冲,语言咄咄逼人。

    “家中还有何人?”这是老妇叙说三个儿子的情况以后差役的又一逼问。老妇所叙的“三男”守邺城,两人已死一人性命难保的情况,并没有打动凶狠的差役,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在逼问下,老妇不得不进一步介绍在家的家庭成员孙儿和儿媳。同时指出“儿媳”之所以在家,是因为有吃奶的孩子,而且连一件好衣服都没有。当然,这里老妇没有暴露老伴的情况。

    “不管怎样,你家必须抽人服役!”凶恶的差役没有因为老妇的悲哀的陈述而放弃从老妇家“捉”人的打算,竟耍起了无赖,不再和老妇讲道理。老妇这时很清楚,吃奶的孙子他们不会“捉”,可“捉”之人就只有儿媳了。但如果抓走了孩子娘,嗷嗷待哺的孙子——承继香火的惟一希望怎么办呢?在这种毫无人性的恶差面前,老妇不得不迅速作出决定,自告奋勇“应役”。

    以上是《石壕吏》一诗中主要的潜台词。学诗时挖掘诗歌的潜台词,可以领悟到诗歌丰富的内涵,从而加深对诗的主题的理解,还可以调动自己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该文发表于《中学生读写》2001年第10期)




Tag: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上一篇:《三峡》美点寻踪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