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文学常识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讲义之一:语法概说» 正文

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讲义之一:语法概说

[01-17 14:32:59]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文学常识   阅读:8845

概要:作者:佚名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上述两点,正是汉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2)语法的作用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

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讲义之一:语法概说,标签: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高中文学常识大全,http://www.wenxue9.com

  作者:佚名

  一、语法和语法学

  (一)语法

  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1)语法的含义

  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

  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

  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

  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

  上述两点,正是汉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

  (2)语法的作用

  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从说和写的角度来看,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用词造句。

  比如,汉语的“我看书”从排列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六种顺序,

  我看书

  书我看

  我书看

  看我书

  书看我

  看我书

  但只有“我看书”是常态的,而“书我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是变式。其余几种排列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而这种排列顺序上的规则正是汉语语法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见,语法的法则在无形中制约了语言的使用。

  b.从听、读、写的角度来看,语法指示人们怎样正确理解汉语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是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而不是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简单相加之和,因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懂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懂得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对于句子语义内容表达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的语序和添加虚词)左右着句子语义内容的表述。

  如:

  ①人类需要动物。

  动物需要人类。

  ②这本书看了三天。

  这本书看了三天了。

  ①显示,句子内部词语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语序不同,句子的意义不同,而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规则。

  ②表明,添加虚词“了”可以影响句子的内容的差异,而汉语中的添加虚词也是重要的语法规则。

  两个例子都说明语法规则对于句子语义内容的影响。

  2.语法的性质

  语法作为语言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具有独特属性的。这些属性也可以看作是语法的特点。

  (1)概括性

  又叫做抽象性。“概括”、“抽象”都是和“具体”相对应的。

  语法中的任何一条规则都是对于若干具体语言事实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任何语法规则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比如:

  ①不+A:~红~大~好~光荣~骄傲——[具体语言现象]

  ——汉语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

  ②*不+N:~茶杯~张三~电灯~语言——[具体语言现象]

  ——汉语的名词不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

  (2)稳固性

  稳固性,说的是不易变性。语法规则是一种语言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通常只发生缓慢的变化,是不容易发生急剧变化的部分。

  语言中有两个基础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是语法结构,二是基本词汇。这两个部分通常体现着一种语言整体面貌,这两个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种语言面貌的变化。

  比如,汉语的“主+动+宾”的顺序,自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形成,现在依然如此:

  ①今日其来雨?

  ②今天将要下雨吗?

  当然,不易变性的含义还包括语法的变化是有的,只不过不如词汇、语音变化那样快那样剧烈而已。有两个明显的例子:

  一是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吾谁欺?欺天乎?”、“尔何知?”等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

  二是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时不我待”、“不吾知也”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也已经不存在了。

  可见,语法规则的变化也是有的。

  (3)民族性

  语法的民族性,是说语法规则因语言的民族性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来说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上,不同语言的语法范畴种类不同。

  比如,一些西方语言的名词有“性”的范畴,如“太阳”属于阳性,而“月亮”属于阴性,“上衣”属于阳性,而“裤子”则属于阴性等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分属于阴性和阳性的名词在句子当中的语法表现是不同的。而对于这种现象,东方人或者具体说中国人就有些想不通,因为在汉语里,甚至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词的“性”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又比如,汉语中有相当发达的“量”的范畴──计量人物、动作行为的量的范畴。具体表现是,一个数词必须通过量词的接应,才能和一个名词发生组合上的联系,即“数+量+名”,更加重要的是,不同的名词往往与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具有特定的选择关系,如:

  三口人──*三头人

  三头牛──*三头羊

  但是,在西方语言中,大概是由于数的范畴相对发达的缘由吧,量的范畴是不存在的。

  在微观上,语法的民族性也是明显的。比如:

  汉语的语序是:主+动+宾

  日语的语序是:主+宾+动

  又如:

  汉语的名词的“复数”数量是有限的:指人的普通名词+“们”

[1] [2]  下一页


Tag:高中文学常识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高中文学常识大全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文学常识


上一篇: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讲义之二:词类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