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辅助材料的探究性学习»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辅助材料的探究性学习

[03-23 17:43:1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阅读:8973

概要:此外,历史图片、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辅助材料也经常运用到我们现代课堂教学中,在此不一一列举。在运用辅助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第一,适用性原则,选用历史教学的辅助材料应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辅助材料表达的历史信息应与历史教学涉及的课程内容相配合,选取的材料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选择应难易适中:太难,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太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第二,记忆性原则。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记忆性强,记忆历史知识,要遵循着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一般规律。而漫画生动活泼的形象、图示中直观性、视频中直接感知等特点可以把教材中呈现出的静态的知识活化,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规律进行加工、再加工,把头绪复杂,内容繁芜的历史知识,化繁为简,促进、强化记忆。第三,存异性原则,不同的辅助材料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会发现不同的信息,并对其感知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对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允许百花齐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绝非是鼓励学生不合逻辑的“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辅助材料的探究性学习,标签:高中历史论文,历史小论文,http://www.wenxue9.com
此外,历史图片、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辅助材料也经常运用到我们现代课堂教学中,在此不一一列举。在运用辅助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第一,适用性原则,选用历史教学的辅助材料应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符合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辅助材料表达的历史信息应与历史教学涉及的课程内容相配合,选取的材料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选择应难易适中:太难,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太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第二,记忆性原则。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记忆性强,记忆历史知识,要遵循着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一般规律。而漫画生动活泼的形象、图示中直观性、视频中直接感知等特点可以把教材中呈现出的静态的知识活化,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规律进行加工、再加工,把头绪复杂,内容繁芜的历史知识,化繁为简,促进、强化记忆。
第三,存异性原则,不同的辅助材料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会发现不同的信息,并对其感知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对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允许百花齐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绝非是鼓励学生不合逻辑的“标新立异”,如,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消极思想,据此,学生认为称其为伟大的思想家是不正确的,此种“创新”是缺乏事实基础和理论根据的所谓“标新立异”不可鼓励。
综上所述,辅助材料的运用增多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突显出来,其创造性、能动性得到发挥,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新形势下,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运用不同的教学材料,促进探究的开展,建立探究的氛围,把握探究的深度并反思探究的成败。作为教师,惟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汲取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引入历史课堂,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明、王丽荣编著:《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历史新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余文森 吴刚平编写《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培训手册》.岳麓书社.2006.
[7]陈侠著:《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8]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石国鹏.《历史教学中英文网络资源的利用》.《历史教学》.2007 1.
[10]陈慈细.《运用图示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历史教学》.2004.7.
[11]吴江华.《浅谈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2004.8.
[12]何鉴明.《关于历史备课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2004.8


上一页  [1] [2] 


Tag: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论文,历史小论文历史教学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上一篇: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