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2017高考语文素材:简明、连贯、得体知识清单» 正文

2017高考语文素材:简明、连贯、得体知识清单

[05-16 15:43:47]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466

概要:2010高考语文学案:简明、连贯、得体知识清单一、考点解析高考命题人撰文对“简明、连贯、得体”作了这样的概括:1、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2、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3、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一般语言表达的分值在6—12分左右。每年都会考到,以简明和连贯的考查为主。二、分点例析(一)简明简明,“简”就是简要,言少意丰,没有多余的词句;“明”就是明白,清楚易懂,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1、删掉多余的语句例如: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记得 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必须保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干可知所给句子语言不够简洁,需要删改,但表达原意的词语必须保留。句中能表达原意的词

2017高考语文素材:简明、连贯、得体知识清单,标签:高考复习计划,http://www.wenxue9.com

2010高考语文学案:简明、连贯、得体知识清单

一、考点解析

高考命题人撰文对“简明、连贯、得体”作了这样的概括:

1、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2、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3、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一般语言表达的分值在6—12分左右。每年都会考到,以简明和连贯的考查为主。

二、分点例析

(一)简明

简明,“简”就是简要,言少意丰,没有多余的词句;“明”就是明白,清楚易懂,没有费解的词句。

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

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

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1、删掉多余的语句

例如: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记得 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干可知所给句子语言不够简洁,需要删改,但表达原意的词语必须保留。句中能表达原意的词有:“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一次”因与“兴奋了很长时间”相照应,强调了“感觉相当不错”这个表意重点,所以保留。

答案:②③④⑦⑨

另外,语言表达勿啰嗦重复。句子如果缺少了必要的成分,意思的表达就会不完整。但如果一个句子里面不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就会显得累赘、啰嗦,同样也不符合语言表达清晰性的要求。
   例如:

①尽管这部短篇小说的手稿他已经修改了三遍,但责任编辑还是希望要他仔细地再改一改。

②大家都在聚精会神、集中思想、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专家的报告。

③你应当安心养病,康复之后照旧可以继续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以上三例是同义词语的重复。例①的“希望”和“要”在句中的意思相同,都表示要求对方做什么,可以删去一个。例②中的“聚精会神”“集中思想”“全神贯注”都是指注意

力不分散,没有必要同时使用,留下任何一个都可以。例③中的“照旧”和“继续”在句中的意思没有区别,也可以删去一个。

有时不必要的重复会给人啰嗦的感觉,所花费的笔墨也就成了废话。

啰嗦重复的现象并不都发生在句子的主干上,但是当我们对句子的主干有清晰的意识时,这些毛病就比较容易发现。
  理清句子的主干这一要求实质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握句子的间架,理清表述的线索;二是辨析句子的其他成分与主干的关系。组织句子的时候,如果注意到这两个方面,就可以防止和改正许多语病。

(二)消除歧义

歧义,就是有不同的理解。如“开刀的是他爸爸”,一者可以指“爸爸是医生”,一者也可以指“爸爸有病了,要开刀”。

下面6个句子,哪几句表意明确,没有歧义,分析一下有歧义的句子,可能有哪几种意思,并说说怎样改动表意就明确了。

①他终于想起来了。

②从14世纪末至18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先后震撼了欧洲。

③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上课。

④几个学校的负责人正在里面商量这件事呢。

⑤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

⑥小王叫他叔叔。

解析:②句没有歧义,其余都有歧义。分别解说如下:

①一个意思可能是“(躺够了)他终于想起床了”,另一个意思可能是“(想了半天)他终于回想起来了”。这句话在口语中不会有歧义,是第一种意思时,“起来”一定重读,是第二种意思时,“想”一定重读而“起来”一定轻读。

③一个意思可能是“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教课”,另一个意思可能是“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听课”。尽管一般说来王老师教课的可能性要大于听课的可能性,但也不能排除王老师进修听课的可能性,因此表述时还应注意避免歧义。

④一个意思可能是“几个不同学校的负责人正在里面商量这件事呢”,另一个意思可能是“同一个学校的几个负责人正在里面商量这件事呢”。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量词来排除歧义,第一种意思说“几所学校的负责人”,第二种意思说“几位学校的负责人”。

⑤一个意思可能是“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另一个意思可能是“他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应标明停顿的地方,以消除歧义。

⑥一个意思可能是“小王叫他的叔叔”,另一个意思可能是“小王管他叫叔叔”。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没有歧义的说法。

(二)连贯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2017高考语文素材:文言虚词考点知识清单1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