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正文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03-20 17:40:11]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议论文阅读   阅读:8835

概要:答:14“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答:15几百名学生的续写说明了什么?(2分)答:16简要分析文题“永不凋谢的玫瑰”的含义及特点。(3分)答:(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1题。(10分)①挫折,意味着失败、失利,人们对它无不厌恶。然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种种的失败或失利。例如,升学、爱情、事业等等,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遭遇到一些挫折。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愿望都是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实现的,在实现目标和愿望的过程中每每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不过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自馁、不退缩,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能自拔,心灰意冷,一蹶不振。②其实,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当你摔了一跤时,爬起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摔跤了”、怎样才能避免摔跤,从此亦就会不摔跤或少摔跤,这样的挫折岂不是一件好事,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③挫折,会使你练就坚忍的意志。这是因为挫折犹如风雨,当你经受了风雨的吹打,你的意志便如同淬过火的钢丝,会使你从容地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标签: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wenxue9.com
答:
14“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15几百名学生的续写说明了什么?(2分)
答:
16简要分析文题“永不凋谢的玫瑰”的含义及特点。(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1题。(10分)
①挫折,意味着失败、失利,人们对它无不厌恶。然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种种的失败或失利。例如,升学、爱情、事业等等,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遭遇到一些挫折。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愿望都是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实现的,在实现目标和愿望的过程中每每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不过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自馁、不退缩,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能自拔,心灰意冷,一蹶不振。②其实,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当你摔了一跤时,爬起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摔跤了”、怎样才能避免摔跤,从此亦就会不摔跤或少摔跤,这样的挫折岂不是一件好事,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③挫折,会使你练就坚忍的意志。这是因为挫折犹如风雨,当你经受了风雨的吹打,你的意志便如同淬过火的钢丝,会使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任何打击和磨难。④挫折,会使你攀上高峰,越过险滩急流。这是因为挫折犹如一条绳索,坚强的人可以借助它攀高涉险,步入新的天地。⑤挫折,会使你走向成熟。这是因为通过挫折,会使你看清天不都是蓝的,云不都是白的;会使你发现患难之时见真情……⑥挫折,会使你走向成功。当你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你想得到的便会不期而至。因为,任何成功的过程都难免遇到挫折,可以说没有挫折便没有成功。⑦生活中,成功与挫折并在。要心存希望,便不能拒绝挫折。这就像我们既然接受了生,便不能回避生命尽头的死一样。因此,人不能因为迟早要死便丧失生的勇气,也不能因为有挫折而放弃对希望的追求。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懂得怎样面对挫折,怎样避免或减少挫折;才能勇敢地闯过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挫折。为了生活,为了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心平气静地随时容纳挫折。因为,挫折也是一种有益的收获。
17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蹶不振:
③ 不期而至:
18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9第②段中说“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并不都是坏事”,为什么?(2分)
20你能举两个“直面挫折”的例子或名句吗?(2分)
21读了本文后,就“挫折”这一话题,用一句话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2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6题。(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香远益清()②亭亭净植()
④ 陶后鲜有闻()④可爱者甚蕃()
2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世风的鄙弃。(2分)
24翻译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6古人以“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某人的高贵品质,今天又有人以“入淤泥而不染”来表示某人的高洁。请谈谈您对此的理解。(3分)


三、作文。(60分)27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我喜欢这样的(家、老师、课堂、考试、人际关系……)(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文题(二)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时候,有失就有得,有时则未必。得,固然令人欣喜;失,又何尝“焉知非福”?患得患失自然大可不必,淡看得失更不失洒脱。请以“得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理解。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要求:(1)600字左右。(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二 ○ ○ 七 年 春 季 教 学 反 馈 检 测 (五)
九 年 级 语 文
一、积累和运用。(16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中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渎职赎罪牛犊买椟还珠
B蠕动儒家懦弱耳濡目染
C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
D怡然鞭笞贻误百战不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精练融会贯通物竞天择一年之计在于春
B辑私神采飞扬小题大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青睐出类拔粹夸父逐日青出于蓝胜于蓝
D烦躁一愁莫展滥竽充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17年卧薪尝胆,2003年中国女排终于以11战全胜的战绩夺回世界杯赛冠军的称号。
B加拿大政府最近发起一项新的运动,敦促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小屏幕前,应该多去户外活动。
C2004年元旦,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顾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反对,一意孤行,再次参拜了靖国神社。
D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科学只能让我们作出否定的回答。
4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融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森林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议论文阅读


上一篇:中考语文检测试卷答案(1-6)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