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下载
  • 作文
  • 知识
  • 课件
  • 教案
当前位置:问学网教学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案例与反思小学语文案例与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文

小学语文案例与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3-20 16:20:55]   来源:http://www.wenxue9.com  案例与反思   阅读:8973

概要:“是吗?”到此时,我自己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你有什么根据呢?” “我从面条上闻到一股鸡蛋的香味!可能这种面条中含有鸡蛋!所以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其他同学能闻到吗?” 有的说闻得到,有的说闻不到,还有的说闻到了咸鱼的气味(咸鱼和面条放在一起)。 “怎么办?” “能不能也把面条的包装袋找来看看,上面有配料表的!”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把面条的包装纸扔掉了,一急,也顾不上这是一节比赛课,就让后面的同学到仪器室的垃圾桶里找找看,听课的老师必定是一脸的茫然。幸亏仪器室就在实验室后面,包装袋一找就着,那位同学匆匆忙忙地拿着包装袋跑上来,我松了一口气,马上在投影上出示了这种面条的包装袋:“一起看看有什么?” www.wenxue9.com 生齐读:“有面粉、鸡蛋、香料。真的是荤素混合类食物。”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大部分是荤素混合在一起的,比如&he

小学语文案例与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标签: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wenxue9.com

“是吗?”到此时,我自己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你有什么根据呢?”

“我从面条上闻到一股鸡蛋的香味!可能这种面条中含有鸡蛋!所以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其他同学能闻到吗?”

有的说闻得到,有的说闻不到,还有的说闻到了咸鱼的气味(咸鱼和面条放在一起)。

“怎么办?”

“能不能也把面条的包装袋找来看看,上面有配料表的!”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把面条的包装纸扔掉了,一急,也顾不上这是一节比赛课,就让后面的同学到仪器室的垃圾桶里找找看,听课的老师必定是一脸的茫然。幸亏仪器室就在实验室后面,包装袋一找就着,那位同学匆匆忙忙地拿着包装袋跑上来,我松了一口气,马上在投影上出示了这种面条的包装袋:“一起看看有什么?” 
www.wenxue9.com

生齐读:“有面粉、鸡蛋、香料。真的是荤素混合类食物。”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大部分是荤素混合在一起的,比如……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区分荤类和素类的食物,然后出示一种荤素混合类的食物,如青菜肉片之类的,借此认识荤素混合类的食物,再回过头来评价原来的分类是否还可以再科学些,分为荤类、素类和荤素混合类。可是我的确是低估了学生,他们不仅提前发现了荤素混合类食物,而且已经会从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来分析食物的成分。那么我原来的设计只得作废,“面对学生的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步伐,教师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随时调整自己的节奏,跟着学生走。”不要被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环节束缚,实时调整,学生在不断生成,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不断生成新的方案。

     由此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作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记得中国古代诗人陆游有这么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意思我们都清楚,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是抽象的理论,要去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变成自己的实际才干。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是如此,教案只是教师课前对教学过程一厢情愿的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会发现学生其实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

     我的困惑

1.科学课中的生成性实验如何处理?材料的准备如何才能考虑周全?

2.如果验证性实验出现学生的研究结果和书本结论截然不同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

3.知识教育或者说应试教育产物下的科学教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探究式教学要求的必须的科学素养?

上一页  [1] [2] 


Tag:案例与反思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案例与反思


上一篇:小学语文案例与反思:《小山羊》
[已有条评论] 我来点评
验证码: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