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周后,杨老师正式开课,听课教师给了极高的评价。备课感悟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集体备课过程记录下来,目的想让读者透过纪实型的叙述,了解上课教师的思想和认识动态,研究怎样才能提高集体备课方式的有效性。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老师第一次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但那时教师还停留在把自己掌握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的阶段。教师将知识从教材搬到学生那里,学生就像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的传授只是一个单向的流动过程。第二次和第三次杨老师尝试开放,但途径不明朗,引导不灵活。直到最后教学,教师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在学生到达目的地的路上树立一个个路标,引导学生有效地到达知识的彼岸。在集体备课中,我们看到参与者都认同这样的理念: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经验的改造者,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改造经验,用教材所体现的人类经验来扩充、丰富、发展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基本数学思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学生已有的经验、常识成为新知识的学习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实现学生经验与教材经验之间
集体备课:通向有效课堂的捷径,标签: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小学数学科研课题,http://www.wenxue9.com
一周后,杨老师正式开课,听课教师给了极高的评价。
备课感悟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集体备课过程记录下来,目的想让读者透过纪实型的叙述,了解上课教师的思想和认识动态,研究怎样才能提高集体备课方式的有效性。
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老师第一次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但那时教师还停留在把自己掌握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的阶段。教师将知识从教材搬到学生那里,学生就像接受知识的容器,知识的传授只是一个单向的流动过程。第二次和第三次杨老师尝试开放,但途径不明朗,引导不灵活。直到最后教学,教师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在学生到达目的地的路上树立一个个路标,引导学生有效地到达知识的彼岸。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看到参与者都认同这样的理念: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经验的改造者,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改造经验,用教材所体现的人类经验来扩充、丰富、发展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基本数学思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学生已有的经验、常识成为新知识的学习起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实现学生经验与教材经验之间的创造性转换和沟通、交融。
上述集体备课的历程生动地表明:教师具有正确的理念,但仅凭个人力量不一定能找到将理念有效落实的教学方法,集体备课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智慧,产生头脑风暴效应。有些想法听课前没有,但听课中就会灵光闪现;有些想法,听课时还没有形成,但在集体备课中,大家交流碰撞,灵感就诞生了。而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都是在上课之前集体备课,由于此时大家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透,所以总是隔靴搔痒。课上完又觉得大功告成,很少主动反思。因此,同年级的教师同一课题可先后上,两次上课之间加入集体备课。那么,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可能会有很多启发。
上一页 [1] [2]
Tag: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教研课题,小学数学科研课题,数学教学 - 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上一篇:小学数学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